1本菜譜的營養成分
2制作方法
將嫩雞斬去爪,在頸部右側直割1刀(刀口長約6厘米),取出食囊、氣管和食道;
在宰殺的刀口處斬斷頸骨,在頸根部刀口處挖出雞頸骨(不能拉斷頸皮);
用鋒利小刀、順肩骨轉動往下剔剝,一邊剔一邊將雞肉連皮往外翻剝,到翅膀骨時,先割斷翅根與胸骨間的骨臼,再順著背骨、肋骨到腿骨,自上而下邊剔邊將雞肉連皮往外翻,剔下尾骨,取出雞翅的主骨(翅尖骨不取),使雞的全身完全與骨(包括全部內臟)分離,然后將雞身翻轉恢復原狀,待用;
蓮子用沸水泡過,去皮,捅出蓮心(蓮子保持完整),洗凈,加入香菇丁、熟火腿丁、鹽、味精一起拌勻,從雞肩刀口處灌入雞腹內,刀口用線縫合;
將雞頸皮打個結,放入沸水鍋中煮3分鐘取出,用水洗凈,放在品鍋中(背朝上),加入蔥結、黃酒7克;
將鍋上籠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潷出湯汁待用),去掉蔥結,拆去縫合的線,放在大腰盤中(雞腹朝上);
將牛奶倒入炒鍋中,加入原湯汁、鹽、味精、黃酒、燒沸后立即加入調稀的濕淀粉勾成薄芡,淋入熟雞油,起鍋澆在雞身上即成。
3制作提示
4推薦食用時間
中餐|晚餐
5營養解析
童子雞:仔雞的雞肉占體重的60%左右,還有更多豐富的蛋白質和磷酸,所以仔雞的肉營養價值更高。加上仔雞的肉里彈性結締組織極少,所以容易被人體的消化器官所吸收,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祖國醫學認為,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功效。火腿: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具有養胃生津、益腎壯陽、固骨髓、健足力、愈創口等作用。香菇(鮮):香菇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的營養特點;香菇中有一種一般蔬菜缺乏的麥淄醇,它可轉化為維生素D,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并可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人吃香菇能起到防癌作用。癌癥患者多吃香菇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香菇食療對腹壁脂肪較厚的患者,有一定的減肥效果。香菇中含腺瞟吟、膽堿、酪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質,能起到降壓、降膽固醇、降血脂的作用,又可預防動脈硬化、肝硬化等疾病;香菇多糖能提高輔助性T細胞的活力而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功能。大量實踐證明,香菇防治癌癥的范圍廣泛,已用于臨床治療。香菇還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適應力有很大作用;香菇還對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炎等起治療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蓮子:蓮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煙酸、鉀、鈣、鎂等營養元素,具有防癌抗癌、降血壓、強心安神、滋養補虛、止遺澀精等功效。牛奶:牛奶中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鉀、鎂等礦物質,可防止皮膚干燥及暗沉,使皮膚白皙,有光澤;也可補充豐富的鈣質,適合嚴重缺鈣的人、少兒、老年人、易怒、失眼者以及工作壓力大的女性。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
6食物相克
童子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與芥末同食會上火。牛奶:牛奶不宜與果汁、醋、白酒、米湯、韭菜、菜花一起食用;在喝牛奶前后1小時左右,不宜吃橘子;牛奶與生魚同食會中毒;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