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制作方法
2.涼后剝去殼,對半切開,挖出蛋黃,將胡蘿卜和蔥花切成極細小的末
3.將蛋黃放入一小碗中,加入胡蘿卜末、黑芝麻、松仁和一點點蔥花末
4.用勺子壓散蛋黃,將蛋黃拌勻,裝入蛋白中,中間可裝飾性的插入一片薄荷葉
5.淋入適量有機醬油,即可開吃拉!
3制作提示
1.雞蛋必須煮全熟,半熟的雞蛋攆不散,不適合切拌; 2.蔥花只要放一點點即可,增香裝飾用的,太多了小孩子可能會覺得味道沖的。
4推薦食用時間
早餐|晚餐
5營養解析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4.7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并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里,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1705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怕吃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后,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并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每人每天以吃1~2個雞蛋為宜,這樣既有利于消化吸收,又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在吃法上也應注意科學。對于老年人來說,吃雞蛋應以煮、臥、蒸、甩為好,因為煎、炒、炸雖然好吃,但較難以消化。如將雞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鈣量會明顯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約為鮮蛋的10倍,特別適宜于骨質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還應提醒的是,切莫吃生雞蛋,有人認為吃生雞蛋營養好,這種看法是不科學的。
6食物相克
雞蛋+消炎片:一起吃會中毒。
雞蛋+茶: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雞蛋+豆奶:一起吃會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雞蛋+鵝:損傷脾胃。
雞蛋+豆漿:雞蛋中黏液性蛋白易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一種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大大降低了人體對營養的吸收。
雞蛋+菠蘿:雞蛋中的蛋白質與菠蘿中的果酸結合,易使蛋白質凝固,影響消化。
雞蛋+鵝肉:一起吃傷元氣。
雞蛋+雪蓮果:不利于蛋白質的吸收。
雞蛋+紅薯:一起吃會腹痛。
雞蛋+紅糖:紅糖與生雞蛋一起吃會引起中毒。
雞蛋+甲魚:性咸平,孕婦及產后便秘者忌食。
雞蛋+柿子:腹瀉、生結石。
雞蛋+味精: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份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雞蛋時放味精,不僅不能增加鮮味,反而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天然鮮味。
雞蛋+兔肉:易產生刺激腸胃道的物質而引起腹瀉。
雞蛋+茶葉:茶葉中除生物堿外,還有酸性物質,這些化合物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養生推薦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