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特點就是剛柔相濟,這也是太極拳的精髓所在練習太極拳的剛柔相濟一定不能著急,要循序漸進,不同的階段用不同的方法練習。那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太極拳教程來看看吧!
太極拳如何做法剛柔相濟
摧僵化柔階段
初學者都會處于摧僵化柔階段,主要因為初學者因興奮的擴散和泛化,肌肉緊張僵硬,這樣身體就不能保持柔軟性和彈性。
所以在初學階段,要特別強調意識和肌肉的放松練習,通過一系列心法和身法調節,以及緩慢松柔、圓活連貫的動作,化去拙勁、僵勁,以培養節節貫通、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勁,為意、氣、勁毫不阻滯地抵達全身任何一個部位打下基礎。
這就是催僵化柔階段的任務。因而說“松柔”是太極拳入門的一個重要環節。
積柔成剛階段
在摧僵化柔的基礎上,首先是以意導體,在意識的支配下,通過各種身法的調整,以五把弓原理為依據,建立“五把弓”模式的身體姿勢。
即把人體各部分調節成由軀干和四肢共五把弓組合的一個統一的彈性體,在意識的支配下,使身體由內及外,由近端環節到遠端環節,節節貫穿,對拉拔長,從而產生彈力。
完成以意導體的過程后,再以意導氣,通過“空胸實腹”、“氣沉丹田”等練習,先是在丹田聚集強大壓力,然后再將丹田的壓力貫通于身體各部,形成雄厚的整體勁,也就是太極拳所追求的內勁。
這種積柔成剛以松柔的形式鍛煉出來的勁力,為發揮太極拳獨特的技擊技術奠定了物質基礎。
剛柔相濟階段
這是太極拳的高級階段。經過摧僵化柔,只柔成剛的練習將身體鍛煉成剛柔相濟的彈性體,并產生了在意識支配下源動于丹田的極富彈性的內勁。
進一步通過制人功夫的練習,在技擊對抗的過程中,做到如拳論所描述的那樣“看似至柔,其實至剛,看似至剛,其實至柔;剛柔相交,無端可尋”。
到了這一階段,剛柔相生相濟,變化無窮,自成法度。這才是太極拳所要追求的境界。
學習太極推手的技巧
一、轉移力點,引勁落空
例如對方將力作用于我身上某一點前推時,我于同一點以反的方向進行對抗,那么,力大者前推,力小者后退。如果我反抗之點輿對方作用之點并不重合而有一個距離,那么,勢必產生力偶而發生旋轉。
又對方雙手把力作用于我橫于胸前之右臂,我即使右臂放松,同時以左手加力于對方右小臂,并用腰旋勁,使封方作用點轉移而失勢,產生旋轉的力偶,在這個力偶的作用下封方立即上身前傾雙腳浮起,這樣就能輕易地把對方推出。可見,轉移力點,引勁落空是太極拳克敵致勝的一個重要法則。
二、掌握重心,隨機應變
當力大者攻我,我不能讓他打中我重心。他打中我重心,我必跌出。我走化他,要使他找不到我的重心。我粘逼他時,要使他失去重心,則我一發勁,他必傾跌。
在推手中,雙方都設法破壞對方的平衡,使之傾跌。為避免重心被封方擎中,就要善于走化。首先,應保持身腰一條線(即身腰中正,不前俯后仰),營對方用力壓迫時,便以腰為軸,向左右轉化,隨時變換重心,使彼力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