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陽氣不足的現象,所以一定要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調節,這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祛濕補陽氣呢?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河北衛視家政女皇全集節目吳大真專家來看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關元穴
生活中如果有陽氣不足的現象,那么就可以適當的用艾灸來調理,時常艾灸關元穴就能起到非常好的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位于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豐隆穴
豐隆穴在小腿的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如果生活中適當的艾灸這一部位,那么就能起到非常好的祛濕作用,有利健康。
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15分鐘。
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
補陽氣的食物
1、香菜
香菜對女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它能開胃消郁還可止痛解毒,而且它還富含維生素C以及胡蘿卜素。
香菜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吃的調味食物,不僅美味而且有利于發汗,助消化,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利于祛濕。
2、竹筍
春筍被稱為是春季第一菜,不僅因為它爽口美味,同時還因為它富含營養。
春筍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視黃醇、磷、鉀等,而且筍味甘性寒,能幫助緩解郁滯,有消痰的作用。將竹筍與大米同煮粥是春季清淡佳肴。
本期嘉賓介紹
吳大真
女,1942年6月生,上海人。現任北京同濟醫院院長。北京北海醫院特邀腎病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學術研究促進會常務會長,原《中國中醫藥報》社長、總編。
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曾任甘肅中醫學院、中國中醫研究院針灸骨傷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中國保健協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吳大真早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中醫泰斗秦伯未先生,對祖國醫學有精湛的造詣。中醫專家,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保健養生協會會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國際醫藥促進會副會長。吳大真一直從事于醫藥保健方面的臨床、教學、科研、新聞出版、社會團體等方面的工作。
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中國醫藥報社、同濟醫院、北京中醫藥進修學院、中國藥學會等單位或部門的負責工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