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患上抑郁癥的人越來越多,這與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有很大的關系,患上了抑郁癥,對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傷害。那么抑郁癥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預防呢?下面就讓我們的陳景旭專家來講講如何預防抑郁癥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河北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陳景旭
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臨床四科主任,全科設有男女病區,共120余張床位。北京回龍觀醫院金牌醫師,北京怡康心理診所特聘專家(預約010-62711617)。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抑郁癥、焦慮癥、心理咨詢、睡眠障礙等。
擅長領域
抑郁癥、焦慮癥、心理咨詢、睡眠障礙等。
抑郁癥應該如何預防
抑郁癥一旦患上,人的情緒就反復無常,對生活的影響很大,所以好的方法就是要提前預防。
抑郁癥,特別是其主要類型,有躁狂抑郁交替發作的雙相型抑郁,其根本發病原因未明,所以目前還談不上有效的病因預防。
它不像染病那樣,通過切斷傳染源、打預防針增加機體抵抗力,就可以防止疾病發生。
現在的醫學這么發達,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很好的預防抑郁癥的發生。
各個年齡的軀體疾病、酗酒、吸毒、亂用藥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以導致抑郁發病,那么,防止這些“體因性”的因素侵害人體,保持身體健康,就可以減少抑郁癥的發生。
因此身體內臟疾病患者,外科手術以及有嚴重慢性疾病的人,都應作為抑郁癥預防重點人群。
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一大組“心因性”抑郁癥,應該說是能有效預防的。人生在世,不可能不碰到外來刺激,不會沒有一點心理矛盾。
要想預防抑郁癥,好是從根源上來預防,這樣會更有效的防止抑郁的發病。
即使對于“內因性抑郁癥”,醫學也不是完全無能為力的。預防工作可以從“優生優育,改善素質;敏銳發展,及早治療;鞏固康復,防止復發”這三個方面著手。
抑郁癥可以表現為單次或反復多次的抑郁發作,以下是抑郁發作的主要表現。
抑郁發作的主要表現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患者會出現自我評價降低,產生無用感、無望感、無助感和無價值感,常伴有自責自罪,嚴重者出現罪惡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現幻覺。
2.思維遲緩
患者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自覺“腦子好像是生了銹的機器”,“腦子像涂了一層糨糊一樣”。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交流無法順利進行。
3.意志活動減退
患者意志活動呈顯著持久的抑制。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常獨坐一旁,或整日臥床,閉門獨居、疏遠親友、回避社交。嚴重時連吃、喝等生理需要和個人衛生都不顧,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甚至發展為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郁性木僵”,但仔細精神檢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緒。伴有焦慮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頓足或踱來踱去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消極悲觀的思想及自責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發絕望的念頭,認為“結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這是抑郁癥危險的癥狀,應提高警惕。
4.認知功能損害
研究認為抑郁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主要表現為近事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警覺性增高、抽象思維能力差、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空間知覺、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認知功能損害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障礙,而且影響患者遠期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