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太極拳不僅讓我身體更好了,主要的是太極拳教學讓我成長了很多,我學習到了太極拳的好處,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學的是陳氏太極拳,我喜歡柔和的動作,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太極拳。
學習太極拳的小感悟
人生中能有幾件事是值得一輩子堅持做的,其實也堅持不了幾件事,除了自己的工作是堅持做的,運動上應該堅持的很少,所以我將太極拳進行到底。
對于我們這些常年坐在寫字樓辦公的年輕人,亞健康是大的工作絆腳石,加之生活不規律,往往表現出精神活力和適應能力的下降,如果這種狀態不能得到及時糾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導致身體、心理、情感、思想、行為的波動。
醫學上的治療建議是多吃清淡、正常作息、加強鍛煉等等;其實,通過習練太極拳就能達到很好的治療亞健康的效果,我本身就深有體會。
在上班之余,我會找個稍微空曠安靜的地方練一下纏絲勁,這樣能使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精神很飽滿,每天下班后,我也會抽出一個小時時間到拳館,去練一身汗,這樣我的睡眠也得到了改善。
同時,我的思想情感也很安穩,干啥事兒都感覺有個主心骨,生活也覺得充實。
如此堅持下來,亞健康就成了我生活的“過去式”,真健康也順利成為我生活的“進行時”。
好多朋友都跟我叨叨:“小伙子年紀輕輕,怎么喜歡老年人的玩意兒……”
其實這些人的思想太膚淺了,太極拳才是中國的休閑方式,練習者能感覺到身體放松、心得到安靜。
再有,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暴力美學”,喜歡有力量的事物,我有些朋友也屬此類。其實,陳氏太極拳也有剛猛有力的套路,打起來也是虎虎生威、快如閃電。
每當我的朋友質疑太極拳不來勁兒,我就會耍幾個發力的動作給他們看,他們看后無不對太極拳改變輕視的態度。
總之,陳氏太極拳讓我著了迷。習練的過程就像是翻越大大小小的山峰,每一次感覺都不一樣,就像每一座山都有不同的景色供你欣賞,都有不同的道路讓你攀爬,還有不同的伙伴與你交談……
想要了解陳式太極拳的魅力,我們就先從陳式太極拳的剛和柔說起。
陳式太極拳的剛和柔
所謂柔,就是柔化,將對方的力卸掉、引開。所謂剛,就是通過長期放松柔勁的練習,達到極剛強的一種無堅不摧的力。
它放松時就像鞭子在沒有抖動發力之前,隨意折壓,完全自然放松,毫無仟何抵抗。但如果剛勁發力,就像金獅抖毛,具有穿透性。這種力就是陳式太極拳的彈抖爆發力。
可見,陳式太極拳的殺傷力主要來源于它的彈抖爆發力。
陳式太極拳的爆發力如何練
要練好陳式太極拳的爆發力,必須先在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基礎上下功夫。所謂放松,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全身各個關口松開,肌肉全部放松。
拳論上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是指這種放松還必須有一種相互協調配合的力在里面,建立在擁勁的基礎上,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方能立于不敗之地。隨時可以調動周身任何部位,隨時發力,完全不加一絲勉強,揮灑自如。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是一種意念和氣力的運動,所以,必須要做到內氣與外形的協調統一。練習陳式太極拳開始要先以外形引動內氣,然后再練到以內氣催動外形,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結合的境界。
所以說,學習陳式太極拳爆發力的關鍵,就是意和氣的配合,以及內外的協調統一。
掩手肱拳
下面就以“掩手肱拳”為例,講一下動作的具體發力要點。預備式要立身中正,松胯、屈膝、合襠,左右腳步成45°拉開,重心放于右腿,右拳放于右腰間,拳心朝上,左腳在前,左掌放于身體左側前方,掌心朝右,右指尖斜朝上,二目平視前方。
身體自然放松,好似一身備五弓、一觸即發之勢。拳譜上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
發勁時重心迅速向左移,右足跟蹬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迅速向左轉腰、擰襠、轉右胯、轉右膝、轉右踝,力順著脊背、右肩、右肘、右腕到右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