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年來人人都追求長壽,古代很多帝王煉制長生不老藥來達到長壽的目的,但是終都已失敗告終。那么長壽就沒有方法了么?針灸專家張維波說可以利用通經絡的方法達到延年益壽的功效,那么這通經絡怎么做呢?下面健康生活視頻就教你如何通經絡!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通經絡助長壽
經絡常通 健康無病
經絡看不見,摸不著,西方用多種手段對其實質研究也沒有定論,但在中醫治病養生中卻非常重要。經絡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遍布全身,內連臟腑,外絡四肢百骸、皮毛孔竅,溝通內外,貫穿上下。但經絡不是靜止的,它既然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就要使之暢通,這樣才能維護臟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經絡阻滯不暢,輕則不適,重則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內經》曰:“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故中醫治病,無論是針灸還是湯藥,總以人體經絡的暢通和氣機的條達為前提,所謂“用針之道氣至為要;灸者溫通經絡,驅散邪氣;砭者之意,以調血絡風痹;湯藥調理,以入經為妙”。
要保持經絡氣血的暢通,經驗有二:一是心情舒暢,二是每天練功前循經拍打,使身體安然無恙。
循經拍打通經絡
循經拍打可使經絡暢通,氣血暢行,起到防治許多疾病的目的。其實針灸用藥也是此意,只不過針對經絡瘀滯嚴重的情況。拍打要按照經脈走行的順序,以使經脈之氣銜接暢通。我們可以四個八拍為節奏,拍打時用力要柔中有剛,力量適度。具體方法如下:
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右手自左胸前向手臂內側向手掌手指方向拍打,然后翻轉過來,從手指外側向肩臂外側拍打,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左手拍打右臂。這樣就把手三陰手三陽經全面拍打。手三陰手三陽經包括肺、心包、心、大腸、小腸、三焦臟腑,如此拍打能通心絡,補心陰,振奮胸陽,宣肺清痰,增加肺活量,促進腸蠕動,通便理氣消腹脹,通達三焦。
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兩手從雙腿足踝內側向上沿腿內側向上拍打至腹部;然后兩手沿著骶髂關節向下沿腿外側至足外踝方向拍打,然后單腿放在凳子上或踩在高矮適中的臺階上,右手拍左腿前側,左手拍左腿后側。如此拍打兩遍,再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節奏拍打右腿。這樣把足三陰足三陽經全面拍打。足三陰足三陽經包括脾、肝、腎、膀胱、膽、胃臟腑,如此拍打能健脾利濕、舒肝利膽、和胃化滯、益腎養陰,通利小便,增強衛氣。
拍打任督二脈和膀胱經背部腧穴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單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處,再從腹下沿正中線向上過胸捶打至咽喉,然后雙手握拳沿脊柱兩旁從上向下捶打,這就把任督二脈和各臟腑在膀胱經的腧穴都捶打了。這樣可調理十二臟腑功能,助陽氣升發,通利三焦,調理陰陽,增強免疫力。
拍打肩頸部
以八拍(4拍)節奏拍打,以左手托右肘,用右手拍打大椎,頸部和左側肩背部,再用左手同法拍打頸部、大椎和右側肩背部。然后雙手叉腰,收腹,以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再逆時針轉動腰部兩個八拍,但轉動幅度不宜過大。可促進肩頸和腰部的氣血流通,有助于防治肩周炎、頸椎病。
拍膝
直膝、彎腰,將腳蹬在一個高矮適中的臺階上,左手拍左膝后部,右手拍左膝前部,然后再左手拍左膝外側,右手拍左膝內側。然后以同樣的方法拍右膝。這有利于兩膝的氣血運行,防止或延緩老年性關節退行性病變。
針對曾一度流行的拍膽經保健法,金老強調,拍膽經固然重要,但其只是14經脈之一,其他經脈也要拍打,不能以偏概全。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經絡開通、氣血暢流的感覺,而神清氣爽,心情舒暢,還可防病祛病。動作很簡單,每次只需五分鐘,效用卻很大。
本期嘉賓介紹
張維波
張維波,1961年9月生于北京,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大學就讀于中國海洋大學(原山東海洋學院),主修流體物理。1983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從師于經絡學家祝總驤教授,開始研究經絡,是我國早的經絡研究生之一;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碩士學位,1998年獲北京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88年從中國科學院調入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院)針灸研究所后,即參與了國家“七五”經絡攻關課題。199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資助,開始獨立承擔經絡研究課題,又在1995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承擔經絡研究課題。1993~1997年參加“八五”經絡攀登項目,1998~2002年期間任國家“九五”攀登“經絡的研究”專題組組長。曾于1998年赴挪威Bergen大學Auk1and實驗室學習組織液研究技術,2000年和2001年兩次赴韓國圓光大學進行經絡合作研究,2007~2008年間在維也納大學做博士后研究。
長壽吃什么
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小米是老人的佳補品
老人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玉米當主食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松跡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每天吃一個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高。蛋清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后,可釋放出膽堿,膽堿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
知道了老人長壽吃什么好,建議您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