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情緒,情緒的發泄可利于身體健康,但情緒過度也會對身體起副作用,日常生活中我們盡量平穩自己的情緒,知道哪種情緒易致病嗎?敬請收看本期的明星加油站,聽聽張雪亮教師講解情緒引發的疾病。
哪種情緒易致病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中醫認為,七情和五臟的基本關系是: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主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比如一些生活壓力大、 工作緊張的人,經常會出現疲勞的癥狀:四肢無力,肌肉酸痛,即使做了運動,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怎么回事呢?從中醫角度看這是出現了脾虛的現象,思慮過 度,脾氣就出現虧虛。
世界上任何食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喜極生悲”、“否極泰來”。情緒也是同一個道理,中醫說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不管什么情緒,過度都不好。所謂“百病皆生于郁”,就是說情緒調節不好,長期郁悶可以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情緒不好,不僅可以造成心理疾患,時間長了,還可 引起上火(俗稱心火肝火)、脾胃疾患、瘀血、痰濕、氣機不利,還可以變證百出,什么奇怪的雜病都可以發生,如婦女不孕、某一局部怕冷、局部出汗等等。
解析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調查表明,長期憂郁,精神不振,可以使血管外周阻力明顯增加,從而使舒張壓增高,導致高血壓。
情緒調節不好對消化系統影響也非常明顯,胃酸的分泌可以升高,時間長了可以使胃黏膜發生糜爛,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胃和十二指腸發生潰瘍或者萎縮。
對內分泌系統而言,情緒不好可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女子月經不調等等。
臨床研究資料還表明:嚴重的精神創傷、心理疾患、憂郁癥、長期的精神壓抑還容易誘發腫瘤。
當然,這里所說的情緒不好,不僅僅是指生氣、憂郁等,而是不管什么情緒,過度都不好,中醫說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每一情過度都會對健康不利,甚至引發疾病。
七情是人體對客觀事物不同的情感反應,在一般情況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并超過人體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氣機逆亂,功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常可見到大發脾氣之人,往往面紅耳赤,甚至昏厥,這在中醫叫做“怒傷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動不已而誘發心臟疾患的,稱“喜傷心”;郁悶思慮過度而無食欲的,為“思傷脾”;悲傷哀號導致胸悶氣憋的,是“憂傷肺”;突然遭受驚嚇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稱之為“恐傷腎”。
眼下心理疾患越來越多,特別是憂郁癥,患者往往情緒不振,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時間長了,對身體各系統都不會有好處的,《黃帝內經》的《靈樞·口 問篇》指出:“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氟郁,百病生焉”,所以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期嘉賓介紹
張雪亮,中國中醫科學院培訓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北京亞健康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先后從師于已故傷寒大師劉渡舟、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孫孔令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