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耳朵等功能也會逐漸下降,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到上了年紀后的老人耳朵越來越不靈了。那么生活中造成耳背的原因是什么?有很方法可以預防耳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王雷教授是怎么介紹的吧。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廣西衛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耳背的原因
耳背其實用通俗的話講就是耳朵的聽覺能力下降了,耳朵不靈了。
引起的原因主要有
1.遺傳性因素,此類老人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史。
2.飲酒過度,吸煙過度的人也會引起耳背。
3.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資料顯示,70%的老年耳聾者有動脈硬化。
4.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系。
5.長期接觸噪聲,如工業、農業、建筑、娛樂中的噪聲。6.使用某種耳毒性藥物、感染某些病毒性疾病或因某些疾病進行放療和化療等等也易發生耳聾。
耳背的預防措施
盡量避免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老年人想要避免耳背,則可以多補充一些維生素A、D、E,那些耳毒性的藥物呢就盡量少用,比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為這些藥物很容易引起聽力損害。
控制高血壓預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少吃飽和脂肪性飲食,以降低高血壓的發生率。一旦發現高頻聽閾下降,應服降膽固醇藥、血管擴張劑等,以免引發耳蝸微血管病變。
改掉挖耳習慣進行耳穴按摩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導致鼓膜損傷。常按摩耳垂前后的處風穴(在耳垂與耳后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后緣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鐘。
遠離噪聲鍛煉
老年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噪聲,會導致內耳的微細血管經常處于痙攣狀態,內耳供血減少,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聲性耳聾。所以,老人不要在馬路邊晨練,盡量少進行噪聲過大的文藝活動,如打鼓、擊掌等,而應堅持慢跑、舞劍、散步等活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
保持平常心態多與他人交往
如果老年人經常處于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障礙,容易出現聽力銳減或暴發性耳聾。所以老年人要盡量使自己心情愉快,與周圍人交談。比如,老人們圍坐在一起,相互談天說地,共同切磋棋藝,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和自己發出的不斷笑聲,促進內耳供血循環,減緩聽細胞的衰落。此外,堅持每天進行發聲讀報,也是延緩語言中樞退化的好辦法。
本期嘉賓介紹
王雷,男,出身中醫世家,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管、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中華養生保健》雜志主編。
基本信息編輯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世界醫學氣功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中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常委。曾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頒發的“百名優秀中醫健康信使”等榮譽稱號,并榮獲2010年“全國中醫藥科學普及金話筒獎”。
出版作品有:《現代名中醫白血病治療絕技》、《現代名中醫腎病治療絕技》、《動一動就治病》、《生活中的神奇秘方》、《食物中的奇效良方》等。
現為河南衛視《國醫養生堂》節目主編,北京大醫堂養生機構養生顧問。近年來先后作為主講嘉賓被北京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山東衛視等媒體邀請做養生保健推廣工作。自2000年開始,受邀于全國各地各單位為各階層人士進行中醫藥科普演講幾百場次并獲得聽眾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