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雙腿始終屈膝
弓狀是陳式太極拳的基本形態,體現在步法上就是屈膝。雙腿似直非直,似屈非屈,始終保持一定角度,曲蓄有余,這就是雙腿的擁勁。
練太極貓步的注意事項
1、全身松靜
這很關鍵,身不松則心不靜,心不靜就不易察覺自己。
2、全身重量移于左腿,準備出右步
移動的過程要慢,體會身體右側漸虛左側漸實。
3、提右腿
體會右側大腿、小腿肌肉放松,膝蓋有上提之意,右胯松開。仿佛膝蓋有繩向上牽引。
體會左側實腳肌肉放松,關節放松,雖是實腳,卻是不用一點力,全身重量落于左腳,調整尾閭,可感覺左腳心虛空,重量可卸掉,左腳仍可有輕靈感。
4、左腿微彎
腰胯松開舒展開,尾閭向前向上微托,將右腿送出。
5、落步
右腿要松開,右腳幾乎平行于地面,在腳將觸未觸地前,腳尖輕挑,腳跟輕落地,隨后全腳掌踏實。落步瞬間腹部容易緊張,一般是因為腿勁不足。此時重心由左腿隨落步而向右側略移,以前進后退都不覺得滯重為宜。
6、重心向右腿移動
右腿完全松開,松到象別人的腿一樣(松大概就應該這樣,別人的東西不能動,不能動就不牽掛,心放下了,沒有牽掛了,自然就松開了。
這是俺自己的方法,歡迎借鑒),重心的移動全靠后腿推動。尾閭微向上向前托。移動至小腿垂直于地面或小腿與腳背成鈍角。有支撐八面之感。
7、收步
右腿為實腿,收左腿,左腿膝蓋似有繩牽。松后胯,左腿輕盈收回。
對于初學陳式太極拳者,走貓步為主,拳架為輔。貓步走好了,再練拳架事半功倍。
練太極貓步腰脊的運動軌跡
在虛實腳轉換的過程中,腰脊的運動軌跡是,由腰的前折(前凸)變為腰的后迭(后凸),拳譜曰:“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
往復可以理解為前進、后退;折迭可以理解為前折、后迭。在脊柱這個系統里,腰關節的活動范圍大,不管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全由命門來控制。
可見,貓步的運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不是毫無規律的。
為什么說腰為主宰呢?前幾天貓腰撿東西,不慎閃了腰,站著疼,坐著也疼,坐著躺不下,躺下起不來,拿東西疼,伸腿也疼,身體一動腰就疼,這才體回到腰主宰的重要性,全身的運動神經都有腰來控制的原因。
上步時,腰脊先前折(命門前凸),尾閭接近前腳跟,隨著虛腿的前移,腰脊漸漸由前折變成后迭(命門后凸),叫作先折后迭;退步時,與上步剛好相反,腰脊先迭后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