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除了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提高近戰搏擊能力,那么你知道陳式83式太極拳有哪些特征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吧!
陳氏太極拳的主要過程有:“拳架、改拳、推手、單式練習、功力訓練、推手技擊和技擊等諸多階段”。
拳架學習主要是“掌握各個拳式及整個套路,記住動作順序、運行路線和方位,弄清虛實、順逆和力點”。在改拳學習階段,主要是“糾正一些不正確的姿勢,還要把內勁運用到各個拳式及練習拳的整個過程中,做到神、意、氣的有機結合”。“要使動作符合技擊的要求,力求周身靈活,對稱平穩,要求每個習練者有規矩的外型,完整的內勁,鮮明的技擊法,扎實的功力,優美的太極神韻”。
推手鍛煉“要遵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活步推手“以攻防進退為主。要求步法穩健多變,運勁堅實而不僵拙,以意帶步”。推手技擊是“介于推手和技擊之間的一種鍛煉方法,攻防性很強,以拿肢、纏節為能,顯生擒活化之妙;以明勁辨勢為真,體會八法的合理應用”。
作者說:“技擊是陳式太極拳的高境界,運用八法順其勢,化其力,化打合一,戰勝對方。這種技擊法,沒有固定的招術,全是通過掌握時機,隨機應變,利用太極拳的特有動作螺旋,松活彈抖的纏絲勁,待機發拳”。
演練陳氏太極拳時要求:“在上身中正安舒的基礎上,機體各個部位的勁力要對稱,逢上必下,逢左必右,前發后塌,八面支撐,強調走低架子,發勁松活彈抖,輕沉兼備,倒換虛實襠走弧。要使整個演練過程有聲有色,瀟灑而莊重,舒展而緊湊,有快有慢,有剛有柔,節節貫通,使人感到有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將你帶進一種美妙的境界中”。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可見基本功的重要性。很多練太極拳的人一輩子都練不出功夫,原因在于基本功不扎實,所謂“太極十年不出門”,那是因為沒有正確的練習方法,沒有從基本功開始一步一步的去練習。
太極拳能不能打人?筆者過去經常聽到這樣問題,心里面實在是不好受,在國人的眼里,我們的國粹太極拳不過是一種老年健身操。
首先我們應該承認太極拳是一種武術,武術本來就是拿來上陣殺敵用的,所以這樣的問題稍微用腦子想想便可明白。當然,很多人都把太極拳當健身操來練,為了追求外形動作的美觀而拋棄了很多傳統的東西,這樣一來別說十年,就是一輩子、兩輩子也練不出功夫。而且,現如今市面上流傳的很多種太極操,其實非但沒有起到健身的作用,反而練了還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因為他們拋棄了傳統的練法,只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的內在的修養。太極拳流傳至今自有一套系統的訓練方法,都是古人智慧的總結,其養生、技擊功能都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