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是我國太極拳分之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陳氏太極拳分為老架和新架,那么你知道老架一路怎么聯系嗎?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陳式太極拳十大要領是虛領頂勁、含胸塌腰、松腰養氣、分清虛實、沉肩墜肘、以意行氣、上下相隨、內外相合、招勢相連、動中求靜。這與楊澄甫的《楊式太極拳十要》的要求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且有些說法都一樣的。可見,陳式太極拳也注重松柔圓活、虛實分明、氣沉丹田。老架一路的特點也是拳架舒展大方,身法中正自然,內勁統領全身。剛柔相濟,外柔內剛,以柔為主,柔中寓剛。外形走弧線,內勁走螺旋。纏繞圓轉,要求處處留心源動腰脊。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發勁招勢是建立在大松大柔、周身松沉、內勁充盈到一定程度下而爆發的剛勁。沒有柔勁就沒有剛勁,要發出剛勁,先要練好柔勁。此時松是周身徹底的松,所發之勁是從團聚丹田的力到周身的力所發出的勁,是襠內的彈抖勁、腰部的旋轉勁。
抱頭推山
勢名考釋:
此勢陳鑫先生解為:“有人從我背后襲來(此勢是從小擒打末一動作變的),來勢既猛,用意不善,我必須轉身應敵。轉身時為防擊面部,故須抱頭。轉身后對強敵不應軟弱,縱使他是座山,也應以全力將他推倒。
陳鑫先生有七言俚語贊比勢:“推山何必上抱頭,唯有劈頂據上游。轉身抱首往前進,推倒蓬瀛蓋九州。”
要領:此勢共6個動作,眼法在第一個動作轉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凡6轉。步法從小擒打末一動作的左側馬步變左半馬步、內八字馬步、右前虛步、右撲成右側馬步。手法包括左倒掤、右轉靠、右轉退步,右挒兼右足轉帶,左引右下擠、右雙按等法。
歌訣:
抱頭推山右倒掤,右轉靠肘變化中。
左手掩面柔無骨,鎖扣雙推山欲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