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性預防:是針對人口總體的,以穩定肥胖水平并終減少肥胖發生率從而降低肥胖患病率為目標。通過改善膳食結構和提倡適當體力活動以及減少吸煙和飲酒等來改變生活方式,終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達到普遍性預防的目的。
選擇性預防:旨在對肥胖高危人群進行教育,以便使他們能和危險因素做有力的斗爭,這些危險因素可能來自遺傳,使他們成為肥胖的易患人群,所采取的措施是針對易于接觸高危人群的地方進行,如學校,社區中心以及一級預防場所,方法是從教育入手,加以具體的干預措施。新加坡教育部對兒童采取這種預防措施后已經使肥胖的患病率從15%減少到12.5%。
針對性預防:主要是在已經超重或具有肥胖生物學指標但仍不屬于肥胖的個體中進行,目的在于預防體重的增加以及降低體重相關疾病的患病率。這些人發生肥胖及肥胖相關疾病的危險性極高。
1.遺傳因素造成肥胖癥
肥胖癥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一般來說,如果父母都患有肥胖癥,那么孩子患肥胖癥的幾率在70%到80%。如果父母中有一個人患有肥胖癥,那么孩子患肥胖癥的幾率是40%左右。如果父母都沒有肥胖癥,那么孩子患肥胖癥的幾率是非常小的。
2.營養過度會造成肥胖癥
營養過度是指攝入的營養物質超出了身體自身的需要,多余的營養物質就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在體內,導致了肥胖,特別是嬰兒一出現啼哭就趕緊喂奶,以后長大后就會出現一情緒不好就要找東西吃,從而導致了肥胖。
3.缺乏必要的活動也是肥胖癥的一個重要成因
人一旦是變胖就會不愿意活動,不愿意活動就會導致更加肥胖,如此惡性循環導致了肥胖癥。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能落后等,導致活動過少,消耗熱量減少,發生肥胖癥。
4.導致肥胖的其他原因
在垂體功能低下,特別是生長激素減少、促性腺及促甲狀腺激素減少引起的性腺、甲狀腺功能低下可發生特殊類型的肥胖癥,雌激素與脂肪合成代謝有關,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皮質醇分泌增多,促進糖原異生,血糖增高,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于是脂肪合成增多,導致了肥胖。
結語:肥胖癥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不僅容易導致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對心臟的負荷也是很大的。導致肥胖癥的原因比較多,有的患者是因為遺傳,有的患者是因為營養過剩,還有的患者是因為疾病導致的。想要預防肥胖癥,就要遠離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