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我們人體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保護好腸道健康,了解腸損傷的相關癥狀。那么日常生活中腸損傷的癥狀有哪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王晏美專家來了解一下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腸損傷的癥狀
1 小腸損傷
小腸損傷是比較多見的主要是小腸盤曲于中、下腹,往往會發生多處腸管破裂、穿孔,有時還會伴有腸系膜血管破裂出血。
小腸穿破,堿性小腸液流出形成強刺激的化學性腹膜炎,后繼發感染為細菌性腹膜炎。
主要表現是
腹部特別是腹中部受傷后,出現持續腹痛,疼痛劇烈,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膈下有游離氣體,腸鳴音消失。
如果腸壁沒有完全破裂,或者傷口小為大網膜或鄰近腸管粘連堵住,那么自己感覺到的癥狀就會比較輕,有腸鳴音減弱的現象。
2 大腸損傷
大腸位于空回腸外周,大部分腸管位置固定,故鈍器傷不多見,絕大多數是腹部穿透傷,且常伴有腹內器官損傷,大腸損傷發生率中低但因腸腔含菌量大、污染重、腸壁薄、血運差愈合力弱,所以處理較困難、麻煩。
大腸損傷在內容物漏出慢,化學刺激性輕,早期癥狀體征一般不明顯,容易漏診,應引起醫生和患者注意。
3 結腸損傷
結腸損傷出現腹膜炎較晚,腹痛、壓痛相對較輕,而感染中毒癥狀生,因此凡有腹部周圍受傷史,疑有大腸損傷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本期嘉賓介紹
王晏美
男,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新疆創新型中青年衛生人才培養導師,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導師。兼北京市亞運村醫院副院長、中國醫師協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總干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肛腸科分會副會長,全國醫師定期考核肛腸專業編輯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中醫藥促進會肛腸分會常務理事,北京醫師協會肛腸科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肛腸網副主編,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北京醫學會醫療損害責任技術鑒定專家。中組部第七批援疆專家并任新疆自治區人民醫院肛腸外科副主任、自治區人民醫院援疆專家隊隊長,北京圣馬克醫院高級顧問,全國六十余家肛腸醫院技術顧問,任衛生部“十年百項”計劃肛腸病推廣項目主講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班授課老師。
專業特長
擅長治療各種痔瘡、肛裂、肛乳頭瘤、肛竇炎、肛瘺、各種肛周膿腫、便秘、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息肉等肛腸疾病,尤其是治療各種重度痔瘡(如環狀痔、嵌頓痔)、高位肛瘺、復雜性肛瘺、重度肛周膿腫、頑固性肛周瘙癢、肛門直腸狹窄、直腸脫垂、肛門墜脹、肛門直腸痛、結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肛腸疑難重癥經驗豐富,療效滿意。在國內外首創雙向等壓引流法治療高位和復雜性肛瘺及膿腫,該方法微創、低痛,解決了諸多臨床難題。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北京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