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養生作用是非常大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適當的練習太極拳,對大腦健康以及微循環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練習的時候不能盲目練習,一定要找到正確的方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48式太極拳教程來了解一下吧!
練48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武術,不僅有著非常好的健身作用,而且還有著非常好的養生、醫療效果,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科學研究表明,打太極拳時全身骨骼肌的周期性收縮和舒張,可以加強血液循環。
更重要的是由于肌肉運動,可使冠狀動脈反射性擴張,心肌毛細血管開放增多,氧的供給充分,心肌營養加強,收縮功能提高,同時全身皮膚、肌肉、內臟中儲備的毛細血管網擴張,導致血壓下降,可有效地防止夜間發生心腦血管急癥。
太極拳的陰陽平衡能調節中樞神經,生活中適當的練習太極拳能有效保持興奮與抑制平衡,讓我們人體時刻處于中和態。
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復,陰陽達到平衡。因此,通過練拳養神,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志不寧等癥。
練48式太極拳有益于微循環
太極拳是一項全身協調運動,練習拳架時,不僅要注重外在姿勢的優美,還要修煉內功,培養內氣。
太極拳屬于內家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強調體內氣血的暢通。太極拳理論中所說的"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為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活動,它指的是人體的“內氣”。
只要練功得法,經過一定時期的練習,在行拳時就會產生出“氣”的感覺,如手指有脹、熱、飽滿感,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有蟲爬蟻走樣刺癢的感覺等等。以上的感覺,實際上是人體氣血循環加快,經膜和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是微循環加速的外在表現。
太極拳運動能疏通經絡,促進微循環,加快血液循環,心臟不會出現缺氧等引起的突發狀況。
改善微循環的方法
拍打法
用雙空掌心從上到下全身拍打,重點敲擊部位是背部和足三里等穴位。可以促進微循環,改善全身末梢血液的供應。
抖動法
是由自身發動的渾身顫抖。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腳跟和膝蓋為軸,有意識地進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內臟顫抖,此法對全身微循環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擦身法
每天堅持冷水擦身或干毛巾擦身,從上到下把全身皮膚都擦得發熱發紅,此法是促進體表微循環的有效方法。這個需要注意的是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哦
轉掌法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肩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雙大拇指10圈,然后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接著先后按順、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掌10圈。此法運動雙掌魚際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活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