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環對身體起著調控作用,身體微循環正常能維持機體正常工作,練48式太極拳有益于微循環,太極拳養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下面隨著48式太極拳練習一下吧!
練48式太極拳有益于微循環
太極拳是一項全身協調運動,練習拳架時,不僅要注重外在姿勢的優美,還要修煉內功,培養內氣。
太極拳屬于內家拳,主張“以意行氣,以氣運身”,強調體內氣血的暢通。太極拳理論中所說的"氣",不是呼吸之氣,因為呼吸之氣只能在肺部活動,它指的是人體的“內氣”。
只要練功得法,經過一定時期的練習,在行拳時就會產生出“氣”的感覺,如手指有脹、熱、飽滿感,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有蟲爬蟻走樣刺癢的感覺等等。以上的感覺,實際上是人體氣血循環加快,經膜和毛細血管擴張,也就是微循環加速的外在表現。
太極拳運動能疏通經絡,促進微循環,加快血液循環,心臟不會出現缺氧等引起的突發狀況。
針對太極拳運動對人體微循環的影響,中國武術協會組織了14位科研工作者進行了專題研究,收集了85位太極拳愛好者人體微循環的相關資料,通過甲璧、指端溫度反映人體微循環狀態。
甲襞是指人體手指指甲根部皮膚皺褶部位,甲襞微循環狀態可用綜合積分值半定量表征,分五級從正常(<1)到重度異常(≥8)。隨年齡增長,人體衰老,微循環變差,甲襞微循環綜合積分值將不斷增加。
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指標,反映整體的機能及測量部位的細動脈供血狀態和靜脈流出量。局部溫度變化對運動效果能給出有益提示。
練太極拳氣沉丹田,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毒素,防治多種疾病,增強身體免疫能力。
通過上述研究發現:太極拳鍛煉可以使甲襞綜合積分值有顯著性改善(主要指流態和紅細胞聚集程度),能夠有效改善人體末端微循環狀態。
在上述研究過程中,發現太極拳對人體微循環改善的效果與被試驗者的行拳方法有很大關系:行拳時,能夠心靜體松,動作協調,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正確掌握太極拳要領的人,其促進微循環的效果就很明顯;反之,動作僵硬,缺乏協調,不得太極拳要領的人,對自身微循環的改善作用不大。
因此,我們在學習太極拳時,一定要在明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習練,盡快掌握太極拳的要領,才能夠增強太極拳的健身作用,達到《十三勢行功歌》中所說的"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改善微循環的方法
拍打法
用雙空掌心從上到下全身拍打,重點敲擊部位是背部和足三里等穴位。可以促進微循環,改善全身末梢血液的供應。
抖動法
是由自身發動的渾身顫抖。方法是挺胸站立,以腳跟和膝蓋為軸,有意識地進行全身上下各部位肌肉和內臟顫抖,此法對全身微循環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擦身法
每天堅持冷水擦身或干毛巾擦身,從上到下把全身皮膚都擦得發熱發紅,此法是促進體表微循環的有效方法。這個需要注意的是要視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哦
轉掌法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肩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雙大拇指10圈,然后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接著先后按順、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掌10圈。此法運動雙掌魚際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活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