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太極拳的特點是柔和緩慢,非常適合老年人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增強體質,老年人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穩定性。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學習一下吧!
老年人練太極拳如何鍛煉身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系統逐漸下降,老年人練太極拳能提高身體免疫力,還可預防疾病。
一、何謂太極拳
據說太極拳是張三豐祖師因觀鵲蛇相斗,忽有會心,而發明此拳。其特點為正穩松柔,柔中有剛,蓄發互變,纏綿不斷。講究意、氣、勁三者一體。亦即意到、氣到,氣到、勁到。意識、呼吸、動作三者緊密結合的武術運動。
二、老人能學嗎
太極拳有二種功能。一是保健、一是武術。其運動量可大可小。高標準的太極拳,需要堅強的下肢力量,要有扎實的樁功,其目的在武術。
低標準的太極拳動作緩慢均勻,圓滑柔和,是一種精神、意氣和動作互相結合的運動,適合老人鍛煉,有很高的健身和醫療價值。
三、老人怎樣入門
人老先從腿上老,步行不靈不穩,所以老人學拳首先要練腰腿功,這包括各種樁功的練習和各種步型的練習。要經常的練習使下肢力量日漸強大。這樣方能不顯老態,達到能落地生根的程度。
其次,學習要循序漸進,先在功架上下功夫,每一招一式要求正確圓滿。并要左右兩邊分別練。待每個架式都熟練了,再連貫起來,成整個的套路。
四、怎樣提升技術
(一)要有恒心,不懈的練習,并時時糾正缺點和錯誤的動作。
老年人學習太極拳要根據自身的體力,在練習中若感到不適,就可以休息一下再練。
(二)鍛煉要有層次,先要求架式正確,虛實分明。再要求連貫圓滑,輕靈沉穩。及要求氣沉丹田,意氣合一。
(三)加強基本功,加強運動量,提高功架內在意識。運動量的大小與屈膝的程度有關,不光要求低架練習,也要經常作快的演練。
五、有些什么感覺
身體方面
初學時感到下肢吃力,每天練習感到腿酸、上肢覺勞累,過幾個月之后,開始適應,下肢不酸,上肢不累、精力較前旺盛、食欲和睡眠好轉,這就是有了成果。二年之后,步行穩健,面帶愉快,不大生病,老病也見好轉。
技術方面
初學是困難階段,感到動作難協調,也難記憶。幾個月之后,困難階段過去,漸漸有興趣,進步也就加快。二年之后能連貫走架,動作近求水平,意氣也能貫注,也能評論別人的動作。自己覺得是內行了,這就是有了成就感。
老年人到此境界,所得到的是健康的身體,愉快的精神和一些忘年的拳友,在這老而不衰的情況下,走進這片美境,不亦樂乎。身歷其境,受益良多,豈敢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