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饑飽、過度疲勞、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積中醫刮痧療法,否則會引起虛脫。眼睛、口唇、舌體、耳孔、鼻孔、肚臍等部位禁止中醫刮痧療法,因為中醫刮痧療法會使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復。精神病患者禁用中醫刮痧療法法,因為中醫刮痧療法會刺激這類患者發病。病人身體瘦弱,皮膚失去彈力,或背部脊骨凸起者,好不要中醫刮痧療法。
中醫刮痧療法時冬季應注意保暖,夏季應回避風扇直吹中醫刮痧療法部位;小兒或體瘦者,因為皮膚柔嫩需特別注意輕刮;前一次中醫刮痧療法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進行;中醫刮痧療法后30分鐘內忌洗涼水澡;保持情緒平靜,不宜發怒、煩躁或憂思焦慮;忌食生冷瓜果和油膩食品。
如果出現了頭暈、心慌還有四肢發冷、面色蒼白這一系列癥狀,就是屬于“暈刮”現象,這個時候就要立即應迅速平臥,飲用1杯溫糖開水,并用中醫刮痧療法板刮拭百會穴、人中穴、涌泉穴等穴位,必要時送往醫院采取急救措施。
怎樣刮痧才健康如何正確、安全地刮痧?專家為我們提供了下列幾項要訣
刮痧前涂潤滑油
刮痧前,需要在刮痧處涂抹潤滑物,如凡士林、石蠟油、驅風油、精油、水等。
選擇正確的刮痧器具
刮痧專用的刮板、牛角梳、玉石、瓷湯匙等,厚度適中、邊緣鈍而圓滑的器具均可選用。
力度適中
刮痧時,力度要適中,以皮膚沒有明顯的疼痛感,但有一定的刺激性為宜,刮到皮膚潮紅,稍有充血即可,注意避免刮傷皮膚。
選位與方法
刮痧部位,一般常選擇肌肉豐厚的地方,如肩、背、腰等,使刮痧板與皮膚呈90°角,垂直下壓,單方向刮,力度由輕漸重,每次每處大約刮20下左右。
刮痧手法
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療時刮板厚的一面對手掌,保健時刮板薄的一面對手掌。刮拭方向從頸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從上向下刮拭,胸部從內向外刮拭。刮板與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進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時間一般每個部位刮3-5分鐘,長不超20分鐘。對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強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為原則。
刮痧次數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進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膚可能輕度疼痛、發癢,這些反應屬正常現象。刮痧療法不僅能治病,而且還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膚沒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著經絡適當刮一刮對身體還是比較有益的。
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應用于疏通經絡方面。常見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歲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療法療效比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刮痧療法對皮膚有一定的損傷,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過一段時間,一般為五至七天左右,再進行第二次刮刮痧療法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結語:每次都聽人家說要去拔個火罐或者刮個痧,當時覺得還挺恐怖的,畢竟小便時比較怕痛的,萬一下手重了,太疼了受不了怎么辦?況且刮痧總是會在身上留下痕跡,感覺有點怪怪的,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被家暴呢。不過看了上文也了解到了刮痧的好處和壞處,有時間還是去試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