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太極拳是我國太極拳分支中的的代表之一,你知道吳氏太極拳有哪些特點么?在練習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不清楚的話就趕緊來看看的文章吧!
吳式太極拳功架緊湊、松靜自然、柔和縝密、招招連綿、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行云流水,輕靈圓活,外松內緊,棉里裹針,內實精神,外示安逸,動作貫串之特有風格。
盤架外觀如“蠕動”,腰、胯、胸、背、頸、肩、肘、腕、掌、以及膝、踝、足掌節(jié)節(jié)伸拔,節(jié)節(jié)收縮,所謂視靜尤動,視動尤靜。
吳式太極拳無多余動作,進退轉換直接,不作徘徊變動重心,動作軌跡都在一個平面圓上,各個平面圓組成一個立體圓,身體各個部位又圍繞著各部的中軸進行螺旋式的旋轉,不見形,絕不是肢體的來回繞轉,動作直接,所謂“大直若曲”。
吳式太極兩腳成“川”字步,無論平行步還是虛步、弓步、斜弓步二腳都是平行的。這與心意六合拳的步型十分相似(心意六合拳兩腳尖一致朝前,并在一直線上,稱為“一”字步),而與其它太極后腳尖外撇不同。
吳式太極弓步與虛步成兩個直角三角形,前弓步為攻為陽為進,兩膝要有蹬撐之勁,后坐步為守為陰為退,要有坐勁,從后坐到前弓,是陰極到陽極的變化,反之亦然。前弓時,百會、會陰、足心三點成一斜直線。后坐時,百會、會陰、足心三點也成一垂直線。
吳式太極身法要求:虛領頂勁,裹胯含定,涵胸拔背,沉肩墜肘,命門飽滿,丹田翻滾,撐膝坐胯,足趾抓地,三心涵空,內外如一。
吳氏45式太極拳動作要領
十五、左右倒卷肱
1.退步摟推 2、坐腿提按 3、同一 4、同二 5、同一
十六、右海底針
1. 坐腿前舉 ,2.丁步下插 右指尖離地約20厘米,左手前擺劃弧屈臂向上收至右耳側,掌心向外 十七、左閃通背
1.上步挑掌,2.馬步架推 左腳尖內扣落地,身體右轉(胸向南)兩腳尖外展約45度
十八、撇身捶
1.轉身撇捶 A.右腳外展,左腳內扣,身體微右轉(胸向西南),B.右拳打出與肩同高,拳心斜向上,2.弓步前推 推掌時,腕與肩高,右拳收至右腰眼。
十九、肘底捶
1.撤步按掌,2.虛步看捶 (胸向西)左拳腕與肩高
二十、左右野馬分鬃
1.上步合手,2.弓步分靠 右手舉至右前上方,與頭同高,眼看左手,3.步步合手 (胸約偏西北)右手收至左肩前,手心向外,眼看左前方,4.弓步分靠 右手至右胯旁,手心向下,左手舉至左前上方,手心斜向上,眼看右手。
二十一、玉女穿梭
1.提步穿手,2.弓步前棚 (上體右轉,偏向西北),3.坐腿前舉,4.弓步架推 (胸向西北),
5.轉身合抱 (胸向西南)兩臂合抱胸前。6.弓步前棚 (胸向東南)左腕與肩高,7.坐腿旋舉,8.弓步架推 (胸向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