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很多人都有掉頭發的困擾,明明每次洗頭時護發素都沒少用為什么頭發還是大把大把地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養生大師都有哪些養發秘籍吧!
中醫認為頭發與我們的五臟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頭發的榮枯能夠直接放映出五臟氣血的盛衰。例如頭發有黑變灰、變白的過程,就是機體內精氣由盛轉衰的過程,所以古代養生家特別重視頭發的保健。
一、對頭皮頭發的梳理、按摩
古代養生家主張“發宜多梳”.梳頭能疏通氣血,散風明目,榮發固發,促進睡眠。同樣,現代研究也表明了,常常梳理、按摩,能疏通血脈,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使頭發得到足夠的滋養,避免早生白發、脫發。
正確梳理頭發的方法: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如此循環往復,梳頭數十次或數百次,后把頭發整理,把頭發梳到平滑光整為止。
二、洗發、燙發的注意事項
古代養生家認為“發不宜多洗”.現代研究認為,經常洗發可保持頭部清潔,清除頭皮表面代謝產物、細菌和微生物的繁殖,有利于保持頭發的明亮光澤。但洗發不宜過勤,洗發過勤對于保養頭發反而不利,因為皮脂每天順著頭發分泌大量脂酸,除有潤發作用外,還有抑菌作用。洗頭過勤會把對頭發有保護作用的皮脂洗去,縮短頭發的正常壽命,嚴重的還可招致毛發癬菌感染。
干性頭發,宜10~15天洗一次;油性頭發,宜5天洗一次;中性頭發,宜7天洗一次;年老體虛者,沐發次數可適當減少。洗發水溫不宜太涼或太熱,37℃~38℃為佳。水溫太低,去污效果又差;水溫過高,損傷頭發,使其變得松脆易斷。
燙發雖能保持美觀的發型,但燙發所用的化學藥水,對頭發有一定的損傷,再加上電熱處理,頭發易變黃、變脆、易斷,失去光澤和彈性。因此,燙發不宜過勤,以4~6個月1次為宜。干性頭發不可勤燙,孕婦、產婦、小孩皆不宜燙發。
三、中藥美發
古代人利用中藥美發,也是一種常用的有效方法。如:
1、香發散:零陵香30g,辛夷15g,玫瑰花15g,檀香18g,川大黃12g,甘草12g,丹皮12g,山奈9g,丁香9g,細辛9g,蘇合香油9g,白芷9g.研藥為細末,用蘇合香油攪勻,晾干。藥面糝發上,蓖去。本方有潔發香發作用,久用發落重生,至老不白。
2、令發不落方:榧子三個,胡桃二個,側柏葉30g,共搗爛,浸泡雪水內。用浸液洗發。本方有止發落、令發黑潤之效,尤其對血熱發落有良效。
同時也可食用如黑大豆、桑椹、獼猴桃、核桃、黑芝麻等具有健發作用的食物。
其實美發和養生一樣,主要是貴在堅持,只要做到以上對頭發的護理,那么擁有美麗的秀發,就不存在什么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