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我想我們經常在燒自來水的時候,都會發現瓶底會出現一些水垢,有人說這些水垢對身體有危害,這是真的嗎?日常我們該如何喝水健康呢?下面小編幫大家解疑,告訴大家自來水水垢對健康危害大小有多少,并推薦一些健康喝水方法。
健康常識 自來水水垢對健康危害大嗎
你家的自來水燒開之后是否會有白色沉淀物?您家里的燒水壺是否經常會留下一層水垢?這些水堿、水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它們是造成結石的罪魁禍首嗎?以下內容為您揭曉答案。
所有水都會產生水堿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毒理學教授吳志剛解釋說水垢即水堿,是碳酸鈣、碳酸鎂,是水中鈣離子、鎂離子在加熱之后變成的沉淀物。鈣鎂呈離子狀態時,我們肉眼幾乎觀察不到。幾乎所有的出廠自來水中都會有鈣鎂離子。
水的軟硬度是用鈣鎂離子的含量來區分的,硬度大于150 mg/L的水就稱為“硬水”。在國家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并沿用至今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明確規定水的總硬度限值是450mg/L。只要出廠水的硬度在國家規定的限值之內就可以了。
那么,到底多大硬度的水會產生水堿?實驗證明,水加熱之后,從100-450區間不同數值的水都會產生水堿,只是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