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精神疾病,在得了此病后患者身心會有很大的打擊,會有心情持續低落,一旦出現抑郁癥要怎么辦?關于抑郁癥的癥狀每個人因為病情不同,出現的情況也不同。引起抑郁癥的原因有很多,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1、認知治療法。人們在得了抑郁癥后會感覺情緒非常低落,發生了稍微不好的事情,患者的情緒就會低落,而當好的事情發生時,只是會認為幸運而已。還有抑郁癥的患者,一般不會相信好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認知治療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消除患者的消極思維方式,這樣能夠讓人們的思維變得更加積極,也會選擇有益的思考方法,患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會感覺食物的發生都在自己的控制范圍,這樣能夠更好的調理自己的情緒。
2、行為治療法。多數抑郁癥患者都不想動,他們會坐在那里幾個小時不懂,思考其困境,這樣就會失去很多機會,等到自己反應過來后,有會感覺到后悔。行為治療能夠識別并改變抑郁癥引起的不適癥狀。
3、抗抑郁藥物治療法。抗抑郁藥治療可以使大多數患者的抑郁癥狀減輕,并可以預防復發,但如果抑郁發作不是很頻繁,大多不必每天服藥,只需要在抑郁時服藥,待抑郁緩解后繼續服藥6個月到1年。 抗抑郁藥不會馬上減輕抑郁,起效需要一段時間。
4、鍛煉治療法。加強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人的體質,而且鍛煉后可以給人一種輕松和自己作主的感覺,有益于克服抑郁癥患者的孤獨感,也是一種不錯的中度抑郁癥的治療方法之一。
抑郁癥的原因
1、環境因素:環境因素的影響與抑郁癥的發病是目前較為熱門的研究。研究發現,早期的感染,如病毒感染,尤其是懷孕期間母親感染病毒也是一個重要的發病因素。
2、心理與生理創傷:童年遭受創傷經歷是成年人發生抑郁癥的重要影響因素。新近針對中國漢族女性的一項大規模的關于抑郁癥遺傳學研究發現,童年時期遭受性侵犯,會使得成年后罹患抑郁癥的風險增加11倍多。此外,童年經歷早年缺失性事件,如生理先天性缺陷、遭受虐待、早年喪親等均為抑郁癥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