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呼吸綜合征是一種呼吸道疾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傳染性疾病。那么你知道中東呼吸綜合征的病因是什么嗎,中東呼吸綜合征癥狀是什么呢,中東呼吸綜合征應該怎樣治療呢,有什么方法能預防這種疾病呢?下面,想要了解的朋友就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中東呼吸綜合征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發現。目前超過97%的病例發生在中東地區,20多個國家有病例報告,均和中東有流行病學關聯,中東以外地區尚未發現原發感染病例。根據世衛公布的數字,截至2015年5月31日,通過實驗室檢測,全球共有1150例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其中包括至少427例與MERS相關的死亡病例。
病情表現
冠狀病毒早于1965年在英國被分離出來,病毒因其表面皇冠狀的突起物而得名,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的多種疾病。
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是一種類似非典(SARS)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引起MERS的冠狀病毒雖然與SARS冠狀病毒類似,但其受體與SARS不同,主要分布于人的深部呼吸道,因此,該病毒對肺的侵犯比較深,因此癥狀也較重。
中東呼吸綜合征潛伏期為2至14天,以類似“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為主要表現,起病急,體溫高達39至40℃,可伴有畏寒、寒戰、咳嗽、咳痰、胸痛、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常有肺炎表現,
臨床中有腹瀉等胃腸道癥狀的報道。重癥的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癥監護室支持治療。部分可出現器官衰竭,尤其腎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等危重病例。
存在下列危險因素時易出現并發癥
男性,年齡大于60歲,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哮喘、缺血性心臟病等。
治療
2013年12月香港大學新發傳染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教授在雜志首次證明了霉酚酸具有針對新型 MERS-CoV的體外抗病毒活性,同時提示干擾素 -β1b 和霉酚酸應考慮作為中東呼吸系統綜合征(MERS)的試驗性治療,但是目前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MERS。
在47例患者中,有42例(89%)在重癥監護室治療,34例(72%)接受機械通氣。平均機械通氣時間為7天,平均死亡時間為14天。大多數病人接受奧司他韋和覆蓋常見社區獲得性肺炎病原菌的抗菌藥物治療。其中有5例患者經驗性接受氟康唑治療,2例應用激素,5例應用利巴韋林,1例應用干擾素-α以及5例應用免疫球蛋白。
檢查
1、47例患者通過RT-PCR確診,同時通過Ct值測定病毒載量。血小板減少(36%)和淋巴細胞減少(34%)常見,但也有淋巴細胞增多(11%)。91%患者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計數正常。LDH及AST、ALT會在部分病人中有所升高,其他肝功能檢查大多正常。
2、47例患者中沒有一例血培養或呼吸道標本培養出細菌、病毒或真菌。
3、47例患者的影像學均發現異常。通常表現為單側彌漫性病變或雙側異常,可出現如支氣管充氣征、空洞形成、磨玻璃影、結節影、甚至胸腔積液等。
2014年專家總結了7例中東呼吸綜合征肺炎CT特征,結果顯示6例患者的CT 存在雙側異常;5例患者CT存在磨玻璃樣改變及實變影,5例患者存在胸膜下肺組織(主要是下肺野)受累,其中4例還存在支氣管血管周圍肺組織受累。此外,有3例患者膈肌增厚,3例患者存在少量的雙側胸腔積液。
專家認為,MERS住院患者常見的CT 表現是以雙側胸膜下和基底部肺組織受累為主的廣泛磨玻璃樣密度影,而實變影相對少見。病變好發于胸膜下及支氣管血管周圍區域,提示此類肺炎傾向于機化性肺炎的表現模式。而對于生活在疫區或從疫區旅行歸來的急重癥患者而言,認識到這一表現模式或將有助于 MERS的早期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