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瑜伽入門初學者來說。在練瑜伽的過程中容易導致身體受傷,特別是人的膝蓋這個身體部位,特別是一些年老者更需注意了。
1.注意熱身,尤其是髖關節
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是人體下肢聯接在一起的三個關節,髖關節沒有足夠活動的話,很多需要髖關節打開的體式中,就會給膝關節施加過度的壓力,讓膝關節不堪重負。
開始的時候,可以旋轉髖部、腳踝,練習蝴蝶式和牛面式等等來加強髖關節的拉伸。髖關節打開以后,盤坐等體式也就容易得多了。
2.體式的調整和構建從腳的放置開始
確信你的腳掌能夠穩定地接觸地面,腳掌的四個角點(前腳掌兩側兩點,腳后跟兩側兩點)要平穩分布在地面上,均勻用力。
力量通過腳掌的球部深入地面,腳趾努力張開、保持能夠活動。同時注意腳心通過腳弓向上提起。這樣,膝蓋兩邊的韌帶力量均勻分布,髕骨能夠自由移動,半月板就不容易被過度擠壓。
3.在膝蓋彎曲的體式中保持膝蓋和踝關節垂直
例如在戰士式和側角式中,首先讓膝蓋位于踝關節的正上方,五趾張開,彎曲膝蓋后,髕骨的位置應該和第二個腳趾的方向保持一致。
如果有少量的前傾,膝蓋也不應該超過腳趾尖。同時注意腳背,不能讓腳心往下掉。
4.避免膝蓋向內過度伸展
在需要腿部伸直的體式中,膝蓋很容易向內過度拉伸。比如在三角式和雙腿背部伸展式中,膝蓋的位置往往容易向內撇,這個時候膝蓋周圍的韌帶力量就容易不平衡。
站立體式中,可以稍微彎曲膝蓋,讓腳掌均勻用力緊緊貼地。坐立體式中,可以在膝蓋窩下方墊上一個小毛巾卷等。
5.注意膝蓋細微的感受及時調整
膝蓋的韌帶和軟骨以及半月板都是感覺不很敏銳的地方,如果你感到有疼痛,這個時候,傷害往往已經不可避免。
所以應該仔細感受,一旦有一點點地不舒服,趕快調整,避免進一步損傷。如果你從體式中出來感到有疼痛,那么實際上傷害已經造成了。
6.通過平衡體式來加強膝蓋的防護
平衡體式中因為身體需要自我調整來找到佳的位置,這個時候身體的智慧會合理利用膝蓋周圍的肌肉和韌帶力量,找到其中的平衡點。
尤其是需要膝蓋彎曲的站立平衡體式,例如鷹式,效用好。這種動態的平衡主要通過增強韌帶的功能,而不僅僅是肌肉力量,所以還有助于預防將來的損傷。
7.積極使用輔助物品
在坐立盤腿式中,如果膝蓋的高度超過胯部,應該在臀部下方墊一塊磚或者毛毯,至少讓膝蓋的高度和胯部平行。英雄坐的時候,也可以在臀部下面墊上墊子。
雷電坐如果臀部不能放到腳跟上,可以在大腿和小腿之間放一個卷起來的毛巾。
任何需要膝蓋深度彎曲的體式中,還有如兒童式和馬里奇三式中,都可以先將一個卷起的毛巾卷放在離膝蓋窩近的地方,然后再坐下來,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膝蓋的壓力,而不至于損傷膝蓋。
結語:以上就是關于瑜伽練習的佳時間的全部介紹了。其實,瑜伽的練習不僅需要把握科學的時間,還需要對我們的身體做一個充分的了解。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瑜伽入門動作,非常適合初學者練習,希望會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