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收腳翻掌:上體繼續左轉,右腳收回,兩腳平行向前,相距10—20厘米,兩掌云至左側翻轉,左掌心向外,右掌云至左肘內側,掌心向內。
5.轉體云掌:重心右移,上體右轉;右掌經面前向右劃弧云轉,左掌經腹前向右劃弧云轉。
6.開步翻掌:上體繼續右轉,左腳向左側開步;兩掌云至身體右側,右掌翻轉向外,左掌云至右肘內側,掌心向內。
7.轉體云轉:同前轉體云轉。
8.收腳翻掌:同前收腳翻掌。
9.轉體云掌:同前轉體云掌。
10.開步翻掌:同前開步翻掌。
11.轉體云轉:同前轉體云轉。
12.收腳翻掌:同前收腳翻掌,惟后收并左腳時,腳尖內扣約45º落地。
學練要點:兩臂隨腰轉動而運轉,要自然圓活,速度要緩慢均勻。下肢移動時,身體重心要穩定,不可忽高忽低,要前腳掌著地再整腳落實。眼的視線隨左右手轉動,云手指尖與肩同高,掌心向內。
二十、獨立打虎
1.撤步穿掌:重心右移,左腳后撤,右腿屈弓;左掌翻上,向下劃弧,右掌翻下,從左臂上穿出向前伸探。
2.轉體扣腳:重心左移,上體左轉,右腳內扣;兩掌向左劃弧。
3.提膝握拳:兩掌握拳,左手經體側屈臂上舉至左額上方,拳心向外,右拳收于左胸前,拳心向內;左腿站穩,右腿提起,腳尖上翹內扣;眼平視前方。
學練要點:屈膝弓腿與前伸探掌要協調一致,上體保持平穩。兩臂劃弧要經腹前隨腰轉動。獨立提膝,支撐腿膝微屈,上體保持中正,提膝腳尖上翹內扣,表現出吳式風格。
二十一、右分腳
1.落腳抱掌:上體微右轉,右腳內收,腳尖下垂;兩拳變掌疊抱胸前,右掌在外,掌心皆向內。
2.分腳分掌:右腳腳尖向右前方,展平踢出,高過腰部;兩臂同時向左右劃弧分開,掌心皆向外,兩臂撐舉;眼視右掌。
學練要點:身體要穩定,不可前俯后仰。分腳方向與正方向約30º,分手與分腳動作須協調一致,右臂與右腿上下相對。
二十二、雙峰貫耳
1. 屈膝沉肘:右腿屈膝小腿回收,腳尖下垂;兩掌平行劃弧落于右膝上方。
2.上步落拳:右腳前落,腳跟著地;兩掌變拳,收于腰間。
3.弓步雙貫: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兩拳同時劃弧貫打,與頭同寬,高于耳齊;眼視前方。
學練要點:完成姿勢頭頸正直,松腰、松胯,兩拳松握,沉肩垂肘,兩臂保持弧形。兩臂半屈成鉗形。
二十三、左分腳
1.轉體分掌:重心后移,右腳外撇,上體右轉;兩拳變掌左右分開。
2.收腳抱掌:重心前移,左腳內收,上體微左轉;兩掌劃弧交叉胸前,左掌在外。
3.分腳分掌:右腿站穩,左腿屈提,左腳尖向正前方,展平踢出,高于腰部;兩掌左右劃弧分開,掌心向外,兩臂撐舉;眼視左掌。
學練要點:同右分腳。
二十四、轉身拍腳
1.落腳轉身:收左小腿,以右腳為軸,身體右后轉,左腳尖內扣落地,兩掌向腹前劃弧下落。
2.轉體抱掌:重心左移,身體繼續右后轉,側對正前方,右腳轉正,腳尖點地;兩掌交叉抱于胸前,右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