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人體排出人體垃圾和毒素的重要的方法,就是簡單的排便我們也要注意很多東西,不然一不小心連小命都丟了,那么大家知道為什么不能用力排便嗎?便秘的危害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通便的方法吧。
便秘可不是一件小事,說過便秘患者在上廁所的時候太用力可能會危及生命,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為什么吧。
王先生今年72歲,患有高血壓30多年,平時偶然有胸悶不適,但一直沒太在意,覺得挺挺就過去了。前幾天下午,家人發現王先生獨自上廁所后,10多分鐘還沒出來,于是推門一看,發現老人已經昏倒在地不省人事。送往醫院后,醫生給患者做造影檢查發現,老人有兩支血管已經完全閉塞,經醫生全力救治后,老人癥狀得到緩解。
急性心梗突發常有各種誘因,如天氣突然變化、精神緊張等。很多人因頑固性便秘,上廁所時常因突然用力或用力過猛,導致血壓上升,血流速度增快, 易將血管壁上的一些鈣化斑沖進血流,從而堵塞血管引發心梗。此外,很多人對胸悶、胸痛等癥狀不重視,出現了也意識不到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往往錯過了佳 就醫時機。
用力排便或誘發肛裂
據了解,現在正是肛裂的高發期,在這段世界內如果飲食不規律、不愛喝水,很容易造成便秘,專家也說,如果便秘的時候排便太用力太急,很可能撐破肛管危機生命。
專家介紹說,肛裂是肛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者多在肛門口約2~3厘米的肛管范圍有裂口,裂口深約2~3毫米,多不超過5毫米,長約1~2厘米。肛裂的特征性表現是大便時疼痛,大部分患者大便后會滴鮮血。如果有上述癥狀,肛裂的可能性非常大。若反復出血,甚至可造成貧血,不過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專家說,肛裂的發病與現代人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連上廁所都匆匆忙忙,排便時速度過快,一上廁所就大力憋氣排便,就有可能把肛管撐破,造成肛管的皮膚裂口。此外,還有些人雖然不急于排便,但排出的大便過于干結,硬邦邦結成塊,同樣也會撐破肛管。而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忍便不排都可造成大便的干結。
“肛裂初發時,患者如果能及時調整生活、飲食習慣,讓大便的性狀改變,那么肛裂有自愈的可能,一般一周時間左右肛裂癥狀就會消失。”專家提醒,肛裂患者要改變急促的排便習慣,做到飲食規律,多喝水或多吃含水分高的食物。此外,不要久憋大便,及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忍便不排是導致大便干結的重要原因,因為大便滯留在腸道,水分會被吸收,大便會越來越干燥。”
如果因排便太用力導致肛裂,患者可以在溫水中放鹽治療,讓臀部肛門全部浸入鹽水中,每天堅持1到2次,每次大概10分鐘,鹽水不但能夠殺菌還能夠促進組織生成,大家一定要堅持使用。
“肛裂一周未治愈就要就醫,否則,可由急性變成慢性肛裂。”專家說,這與引起肛裂的原因沒有及時解決有關,若肛管的傷口反復裂開、反復愈合,形成疤痕,則無法自愈,傷口將反反復復出血,并產生劇痛。一旦轉為慢性肛裂,則會極大影響生活質量,患者不敢解大便,一解大便或一有便意,肛門就劇烈疼痛,此時必須手術解決。
造成便秘原因
1.不良的飲食習慣
由于進食量不多或食物過于精細,在飲食中缺乏蔬菜和含高纖維素食物如谷類、豆類;含有“麩”的粗糧已經不能登上現代家庭的餐桌,而以肉制品、奶類、甜點為主。由于食物過于精細或沒有足夠的食物纖維攝入,以致造成人體內食物殘渣太少,大便量少,結腸的蠕動不能有效推動大便前移,從而會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