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好處是眾所皆知,小編將其歸納總結為十點。太極拳教程對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有詳細的講解,太極拳的特點是緩慢柔和,非常適合養生運動,下面我們先跟著太極拳好好學習一下吧!
習練太極有十大好處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武術中的內家拳,也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練習太極拳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近幾年還有發現,太極拳對疾病的防治效果顯著。
一、人人都易接受
太極拳不受場地限制,幾米之內,隨處可以開展。學習太極拳,不受器械限制,不污染環境,受到社會認同和政府鼓勵。能夠在不破壞環境、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是人類追求健康生活的共同目的.
二、是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是人體攝取營養物質,滿足身體正常新陳代謝的必須食品,是保證人們健康長壽的重要方面。習練太極拳,從另一生理角度反映出其強力的保健養生性。是食養所不能代替的或不具備的功效。
一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主要受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影響,食是主要一方面,但是科學發現,在通風的衣食住行條件下,同樣的體質,堅持練習太極拳的人身體狀況比不練習的長壽。
無數實踐證明了其科學性。通過長期練習太極拳,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蕩滌,肌體得到鍛練或恢復,氣血通活順暢,保持青春永駐,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的保健功能賽過健康食品。
三、是陶冶性情
習練太極拳,能夠在時光的推移中,逐漸豐富和完善自己的個性。由于太極拳多主“柔”,兼及剛,在習練運動風格和應用中主張“柔化剛發、慢勁快打”,導致了急躁個性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除去火性,變得含蓄了許多;性情柔軟的練習者,逐漸在拳功的約束下,不知覺中改造個性,培養了陽剛之氣質,變得“干練”了不少。如此自然自我調節,能夠給你一個豐富和完善的人生,何樂不為?
四、是調節身心
進入21世紀信息時代,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腦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久而久之,人們的休息不能得到保證,尤其是在休息時,大腦仍處于亢奮狀態,不能放松,造成生理、心理疾病,如:心悸、失眠、頭腦發脹、損害正常人們健康的病變。
太極拳講究的是調理身心,做到松靜自然。通常練習太極拳簡單易學,也就是形體的運動。帶動呼吸吐納,提高新陳代謝,達到健身的功效。
同時使注意力發生有效轉移,大腦皮層的興奮也得到有效的抑制,進入身心俱佳的放松狀態,對緩解疲勞、增進健康具有特殊的功能。
五、是增強自信
習練太極拳有利于增強自信心。如果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下,經過堅持訓練,能使體弱者逐漸改變五臟六腑功能,成為一名身心俱佳、華顏童膚的健康者;也能使一名性情暴烈者,在生活中屢遇失敗時,冷靜思索后,自覺地與生活抗爭,勇敢地從跌倒處爬起來。正如太極拳的技法特征一樣,粘連相隨,不屈不撓;更能使懦弱個性者,重新審視,逐漸改造自我,成為生活工作中的強者。
六、是培養毅力
一個人一生中想成就一番事業,沒有百折不撓精神和超于常人的耐力,恐怕一切都是空想。習練太極拳卻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這種干事業的上進心和持久力。你看演練,就會發現,太極拳圈中套圈、環中套環,動靜無始,連綿不斷。你想急,你急不了;你想緩,你也緩不成,動作太軟不行;太硬也不行,必須做到剛柔并濟、虛實相間、松緊有度。所以習太極拳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全方位的磨煉自己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習練太極拳是培養一個人毅力,磨礪人意志的極好方式。
七、是果敢精神
太極拳講求舒緩慢勻,輕靈圓活,忌拖泥帶水。通過習練太極拳,讓你感悟到什么叫“游刃有余”,什么叫“不卑不亢”以及什么情況下力發千鈞,什么情況下,柔似綿羊,方為上上之策。這種果敢精神氣度的培養,實為太極文化之瑰寶。
八、是協調能力
習練太極拳,首先訓練的是身體處于高度放松狀態下的綜合協調性。唯有協調,才能從外在表現形式上,給人以美的享受;從自我生理機能調節上達到和諧統一。功夫這樣,生活中也是如此。可想而知,一個各方面不能密切配合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是多么地與人們格格不入,以致于感到思想不順,生活別扭,工作煩心,事事不盡人意。相反一個會來事,八面玲瓏的人,他在生活、工作中要順心如意得多。所以太極拳的習練,能使一個人從肢體動作上圓融,從心靈境界上柔化。培養一個人的綜合協調能力,習練太極拳不失為一個文武雙全的妙策。
九、是防身自衛
不少人認為,太極拳是“花拳秀腿”,而不具備技擊防衛功能,其實這是后人對前人總結的誤解。武術的本質屬性就是技擊性,太極拳能立中華武林,不可能脫離技擊性而在武術圈內長期存在。之所以有花拳秀腿之說基于三個原因:一是習武的初衷是為了阻止爭斗,預防流血事件發生,保一方和平。和平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武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是下之下策;二是搏斗本身與民族和平相背離,太極拳只是“非困則不發”,而不是主動進擊,僅為防身自衛作用罷了。三是太極拳所追求的高境界是修心養性、修性養命;是求“延年益壽不老春”;是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太極拳的歷代大師在輕松保身的前提下,后發制人,犯者立仆。這種瀟灑舉動,令人由衷敬佩!
十、是開啟智慧
太極拳還強調開掘人的潛力、開啟人的智慧層次。這絕不是故弄玄虛。太極拳大師不事張揚,不露聲色,圓轉走化,不正是我們生活工作中的“高人”的表現嗎?;太極拳在制人時,不頂不丟、引進落空、借力打力、堵不如疏的應用原則,不正暗合了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嗎?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如果說學習太極拳,掌握了“敵一個”的能力;那么由此深化感悟到的拳理,那就是具備了“萬人敵”的功夫。所以說太極拳值得中華兒女繼承學習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