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減肥,才是治本之法
中醫認為肥胖為虛證,多偏陽虛及痰濕,故減肥根本在于補陽。陽氣足,則氣化功能增強,痰飲濁毒水飲等可自動排出體外。
什么是痰飲
痰飲多指機體因外感六淫、飲食所傷及內傷七情等,引起肺、脾、腎各臟氣化功能失常,從而使得體內水液不得輸化,停留或滲注于機體某一部位并引發相應病癥。一般將較稠濁的稱為痰,清稀的稱為飲。痰與飲都是機體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的病理產物。痰飲留于體內,傷及五臟六腑,使各自功能皆不得主。
什么是濁毒
在中醫理論中,濁毒既是一種致病因素,也是一種病理產物,其一方面指對人體臟腑經絡及氣血陰陽造成嚴重損害的致病因素,另一方面指因機體臟腑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機體內產生的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正常排出,蘊集體內而化生的病理產物。
什么是水飲
水飲是指臟腑病理變化過程中的滲出液,其為水與飲的合稱。
什么是陽氣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中醫擅將陰陽比天地、晝夜、男女,其解釋多可為寫意。所謂陽氣,多指人體臟腑氣血功能的一種上升、運動的狀態。一般來說,陽氣旺盛之時,人體的代謝功能旺,機體活動強,五臟及六腑運行狀態佳,其司之職強。
所謂痰飲、濁毒、水飲,其皆傷人體五臟及六腑,使其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比如脾胃受納運化失健,肝膽疏泄消化失職等。所以機體當補陽氣以助痰飲濁毒水飲等的排泄,具體補陽方法將在下一章論述。
結語:水果,本是人體飲食組成的一部分,不應當為減肥所用,減肥藥更是如此,易反彈的同時更傷身。正確的減肥方法應是做加法,補陽以使五臟六腑各司其職、相互協作,使機體免受痰飲、濁毒等損害。若長期堅持,朋友們定會發現體脂消減的同時,人的氣色也會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