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注意事項
空腹刮痧不可取
雖然刮痧適用的疾病很廣,卻并非人人適合,比如有較嚴重心臟病的人就要慎用刮痧。因為刮痧不僅可以使局部皮膚充血,令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刮痧引起的痛感還會刺激交感神經引起反射,增加心臟負擔,因此有嚴重心臟病的人刮痧是很危險的。
另外,患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過敏性紫癜癥、白血病)和急性傳染病、傳染性皮膚病的人,應慎用刮痧。刮痧時,應避開新發生的骨折的患部以及剛做過外科手術的疤痕處。
年老體弱者、妊娠期女性和經期女性對刮痧應有所禁忌,空腹狀態下刮痧要慎重,存在這些特殊情況時,如想刮痧好去正規的醫院,由醫生操作;若選擇在家刮痧,一定要由有相關知識及經驗的人來操作,且需注意衛生,防止出現意外或因皮膚破潰而引起感染。
出痧不是越多越好
醫生提醒,刮痧過程中的一些細節也影響著刮痧的效果。因刮痧療法必須暴露皮膚,且刮痧時皮膚毛孔開泄,所以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保暖、避風,否則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不僅影響刮痧療效,更易引發新的疾病。
有些人認為,刮痧時出痧越多越好,這是不對的。因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血淤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也不易出痧;室溫較低時出痧也不明顯。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終只會傷害身體。
刮痧后應休息片刻并喝一杯溫水,因刮痧使毛孔開泄,會消耗體內部分津液,損耗體力。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刮痧后也不宜立刻洗澡,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后方可,一般在刮痧后3小時左右為宜。至于刮痧的頻率,應以皮膚能承受的感受為準,不宜太過頻繁,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再次刮痧。
初次刮痧如何解決恐懼感
一說到刮痧,大多數人的印象是:看到的是身上刮出一條一條紫紅的血痕,看了叫人恐懼,刮成那樣能不疼嗎?聽到的是刮痧者的痛苦呻吟。如何解決這些人對刮痧的恐懼感,是弘揚刮痧需要解決的問題。大體上應從這幾個方面來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