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經取穴刮痧,對體表筋骨皮肉的病變療效顯著,尤其對各種骨關節引起的疼痛疾病具有較好的效果,如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肩、背劇烈疼痛、腰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急性牙扭傷引起的腰腿疼,經刮痧治療后能立刻止痛!那么肩背部怎樣刮痧呢?
刮痧要求
肩背部的刮痧要求患者坐著背對醫生。如果趴下的話,肌肉就會放松下來,刮的效果就不好了,這個好就是坐著刮。首先我們要找到病灶所在,通過按壓找到痛點,往往就是原發病灶部位。治療時,對疼痛點施以彈撥、點壓、按揉的刮法,以達到緩解痙攣、減輕疼痛、松解粘連、改善肩關節功能的效果。
刮痧做法
采用端坐位,或雙腳分開,刮頸部正中部位,采用直線刮法,手法要輕,移動速度要慢,從發際向下刮頸背部正中督脈巡行區,刮10-20次即可。如果病人偏瘦,頸部肌肉比較少,頸椎骨性凸出明顯,可用刮痧板的棱角點壓、按揉椎間隙,自上而下每個間隙按壓10秒鐘左右。然后沿直線刮頸背部。每側20-30次,由于這里的肌肉比較多,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點,由輕漸重,后3-5次再減輕。刮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巡行線區,用刮痧板的邊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開2-4指的區域,從上往下刮拭,每側刮拭20-30次即可。
肩背部的刮法一定要注意方向問題。很多人都是由上向下刮,實際上是錯誤的。應該順著骨骼走向,由內向外來刮。否則刮到骨頭上,出瘀血了,晚上睡覺都沒法躺下。正確的方法是弧線刮法,也就是說刮痧的移動路線是弧形的,刮后體表出現弧線形的痧痕,操作時刮痧方向要按照肌肉走向或骨骼結構特點而定。此法適用于胸背部肋間隙、肩關節、膝關節周圍以及面部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