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腳步大小應以腳步舒展、重心穩固、不過前過后、迎送相當、轉動靈活為宜。
例如弓步,以一腿屈膝支撐、另一腿自然伸直為好,不可有任何勉強。習練者應結合個人情況,在實踐中不斷體悟、摸索,總結經驗。
第五、兩腳要虛實分明
這既是太極拳運動中對立統一辯證關系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對步法的一個基本要求。
拳論云:“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就是說,太極拳的每個套路,除起勢和收勢時兩腳短暫平行站立外,其余動作無時無刻不在一虛一實、一實一虛的轉換中進行。
習練者要靠意念的引導、姿勢的開合、重心的移換、呼吸的配合來調整實現。
具體做法是:以腰脊命門穴為軸心,腰向左轉,身體重心移至左腳,成為支撐腳,左腳即為實;右腳起輔助支撐作用,為虛。
反之,腰向右轉,身體重心移至右腳,成為支撐腳,右腳即為實;左腳起輔助支撐作用,為虛。二者交替進行。
要防止步不分虛實的“雙重”現象和拖泥帶水的散步式打拳。如此,手足才能得其用,攻防才能得其宜。
第六、腳的運行路線要清晰,要走出弧形
走弧畫圓是太極拳獨特的運動方式。它以演練者的脊柱為軸心,手上有圓,腳下有圓,進是圓,退是圓。
各式各樣的弧和圓貫穿于每個拳勢之中。因此,不論進步或退步,兩腳都應根據“先收后開”的軌跡運行。
不可直來直去,有棱有角。以弓步為例,不論左弓步或右弓步,都應先把后腳收于支撐腳的內側,然后再向左(右)側前方上步。
倒卷肱則是先把前腳收于支撐腳的內側,然后再斜向左(右)側后方45°角撤步。這樣就自然形成“月牙形”或“弓背形”的弧形路線。
第七、腳步要穩固
這是步型的核心,也是實現各種技法的保證。拳諺曰“邁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樹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只有根基扎實,身體平衡,上肢、軀干才能靈活多變。
注意要領:
(1)開胯圓襠,兩腿對撐,擴大底面;
(2)身體重心的轉換只能隨步的變換而移動,步法不變,重心不能變;
(3)換步前必須先換重心,只有在支撐腳控制好重心后,才能將另一腳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