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出牙晚、牙齒排列參差不齊,只是體質而已
每個寶寶長牙的時間各有不同,有人四個月就冒牙,也有晚至一歲后才長,這都是正常的,跟體質比較有關系,和缺不缺鈣無關。如果遺傳媽媽櫻桃小嘴,口腔空間較小,牙齒沒地方可長,可能就會參差不齊,但是依然跟缺鈣無關??偠灾?,從一歲開始定期看兒童牙醫,平時做好口腔衛生,不要亂補鈣片,才不會捨本逐末。
10、枕禿圈明明就是正常的
嬰兒的頭髮出生之后,因為新陳代謝較快,會有一陣掉髮期,常常發生在后腦勺處,形成一圈「枕禿區」。有些寶寶睡覺時會左右甩頭,家長還誤以為是因此而把頭髮都磨禿了,其實這都是庸人自擾的誤會。更別提這枕禿圈跟缺鈣,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關系的事兒。
11、前囪門閉合延遲、骨關節畸形等,是維生素D缺乏所造成的拘僂病癥狀
的確,拘僂病的孩子的血中鈣濃度可能稍微偏低,但補充鈣片卻無法解決拘僂病癥狀。拘僂病有些來自先天遺傳疾病,有些則歸咎于后天的陽光曝曬不足,或營養不良等等原因。這三種因素都會讓孩子體內的維生素D過低,而維生素D的工作,就是把鈣質吸收到骨頭中,少了它,各種「骨頭長不好」的癥狀當然就會出現了。
維生素D除了從食物攝取之外,重要的來源,就是讓陽光灑在皮膚上,身體自然就會合成之,因此生活在都市的孩子,維生素D缺乏的機率的確高了一些。若是媽媽自己很少曬太陽,卻堅持純母乳哺育,副食品又太慢添加,寶寶本身也不曬太陽…等等,在這些恐怖組合之下,也許拘僂病就會發生了。
因為疾病問題是發生在維生素D,所以就算吃了鈣片,少了維生素D,骨頭還是得不到任何幫助。因此根本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多曬太陽,多吃魚,以及在醫師的監督下,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
12、精神不好,算是勉強符合缺鈣的癥狀
精神狀態不好、食欲不振、抽搐等等癥狀,的確要懷疑低血鈣的可能。不過,嬰兒發生的低血鈣,大部分都發生在醫院裡,比如說早產兒啦,糖尿病產婦啦,先天性副甲狀腺素缺乏等等。這些疾病并不太會在家裡莫名其妙的發生,因此一般家長整天擔憂孩子是否有缺鈣,實在是太過杞人憂天了。
唯一要小心的是,如果寶寶吃的奶粉并不是符合檢驗標準的嬰兒配方,內容物的「鈣磷比」不正確,那么的確會造成晚發型低血鈣的可能。前一陣子馬偕兒童醫院才診斷一例精神不佳,抽搐送醫的寶寶,血中鈣離子濃度很低,一問之下才知,他們平常給孩子喝的奶,根本是大人的營養補充品!雖然盒子上寫著大大的「添加鈣質」,但也許磷的含量太高,導致鈣質流失比補充更嚴重,才造成遺憾的事情發生。
寶寶到底要補多少鈣
孩子到底需不需要補鈣?除了“出生即補鈣”的認知誤區,枕禿、長牙慢、佝僂病等是否就是“缺鈣”?檢測微量元素能查出缺鈣嗎?寶寶在什么情況下才需補鈣?如果要補,怎么補?補多少?
孩子都需要補鈣嗎?
母乳派
母乳喂養的嬰兒是否需要額外補鈣呢?0~6個月嬰兒每天需要鈣為210毫克;7~12月嬰兒為270毫克;人初乳中含鈣為250毫克/升,成熟乳中含200~250毫克/升。研究數據可清楚表明,母乳可以輕松滿足6個月內嬰兒對鈣的需求;6個月以后嬰兒開始添加輔食,也不會因為繼續母乳喂養而出現缺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