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在我國武術史上已有多年,練習太極拳的好處是強身健體,在練習中領會太極拳的精神要領,小編今天帶您學習的是陳式太極拳的要點以及太極拳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下吧!
學習陳式太極拳需要懂得九條理論
學習太極拳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練習太極拳貴在堅持,在練習中要多看、多問,這樣才能快速入門。
一、三節的規矩
①上節(頭頸)
頭是人的司令部,控制著全身的一舉一動。在太極拳中,頭部要保持自然直立,不可歪斜。頸部肌肉要保持松弛、下垂的狀態。都不要刻意的拉直,避免僵硬。
②(胸髖)
胸部要放松,微微自然的向內收。背部肌肉腰舒展、放鬆,脊椎上下豎直,不能僵硬。脊柱上下有微微上下對拉的感覺。腰部,這是太極拳長個套路的發動機,是身體轉動的的樞紐,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練習中要求肌肉放松下墜、靈活轉動,富有彈性。腹部是丹田所在的地方,需做到氣沉丹田和意守丹田。
臀部的要求是要“翻起”,就是屁股略微向后翻,但不能撅屁股,只是自然的向后翹一點。襠內部呈弧形,不能形成夾角。
③下節(胯踝)
胯根部要求撐圓,這樣能有助于腰部的轉動。膝關節保持一定的彎曲,但不能超過腳尖。身體的重量是由膝的調節來完成的。踝是重心之根基,對保證步法的靈活穩健有重要作用,不能亂動。
二、圓樁
太極拳十分注重渾圓樁,這是具代表性的練氣、練靜和加強腿部支撐力的訓練。現在很多人對太極拳練氣不理解,甚至覺得是迷信!所謂的氣,不過就是指呼吸,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呼吸的,這不可能有什么虛幻!太極拳的呼吸是逆腹式呼吸,就是指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鼓脹。千萬不要刻意的想著呼吸,首先一定要自然!
渾圓樁的練法兩腳開立,腳與肩同寬,腳尖的方向是在正前方。膝蓋往前屈,絕對不得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呈120°到90°。胯部撐圓,身體自然、放松的直立起來,不能僵硬。
雙手合抱與胸前,十指相對,肘部放松下墜,像是懷抱一個球一樣,頸椎豎直,頭部自然領起,像有跟繩子懸掛一樣。
耳朵和肩膀相對照,肩膀和髖關節呈一條直線。嘴巴閉上,牙齒微合,舌尖輕輕抵住上腭。身體上、精神上要高度放松。在剛開始練的時候,能堅持5分鐘就夠了,不可勉強,等到腿部的支撐力增強,自然可以加長練習的時間。
練習時,一定要注意“松”,松是太極拳的至高境界,高度的放松可以讓肌膚處于極其敏感的狀態,還可以使在實戰中準確的判斷對方力量的來源,做出相應的對策。不只是身體放松,精神也一定要放松!忘掉一切事情,拋下所有煩悶的、傷心的、憤怒的……事情。把心思全都放在練習中。
三、纏絲勁
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的精髓!是陳式太極拳獨特的一種勁,是一種由四肢、軀干做螺旋、纏繞、旋轉的一種勁。它不是單純的畫圈,而是全身關節、肌肉、骨骼、脈絡都要跟著一起動!這在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一定要自己在練習中體會!纏絲勁分順纏和逆纏,順纏是手指到肘部再到腰依次序由內而外旋轉,逆纏則相反。
健身方面,纏絲勁起到按摩內臟、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肌肉的彈性纏絲勁通過內氣的流動,貫通全身,可是全身各部位的血管、肌膚甚至汗毛都得到舒張!總之,它有很多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