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低,下4-8時體溫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于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此外,外界氣溫的變化,進食等均可使體溫產生波動。
測量人體體溫的方法
1、口測法
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鐘后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
2、腋測法
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于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
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臥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后,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人的體溫過低的處理方法
1、寒從腳下起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膠與塑料鞋,腳在出汗以后,易發生凍傷。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循環,也易發生凍傷。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可作踏步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2、經常活動按摩
要盡量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對易于發生凍瘡的部位,有必要經常活動或按摩。避免接觸導熱快的物品。如金屬與赤手或雪與臀部的接觸,可使熱量加速喪失,引起局部凍傷。
體溫過低加重時,身體就難以再次自我加熱,因此須從體外加熱。如進行體外快速加熱會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體內,進一步加重病情。可將熱體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窩,后頸,腕部,襠部,這些部位血流接近體表,可以攜帶熱量進人體內。
3、注意著裝保暖
穿防寒服,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既能防風,又能防水,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對于滯留在車站的旅客,夜晚的氣溫會更低。衣服要扎緊袖口、褲口,扣上領口,放下帽耳,戴好手套。保持服裝的通氣性相當重要。衣服不可穿得過緊,這樣不僅不會使人感到暖和,反而會感到寒冷、難受。穿一件厚衣服不如多穿幾層薄衣服為好,這樣有更多的空氣層,保溫效果更好。要保持服裝的干燥。淋濕或汗濕的衣服要及時烘干,衣服上的冰雪要及時抖掉。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知道人體體溫是受什么影響的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經知道測量人體體溫的方法了呢?小編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有關人體體溫的正常值的知識分享給您身邊的小伙伴們哦,還等什么,趕快一起來學習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