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壓法
常用于頭部。掌壓法,常用于胃脘部、胸部。另外用于腰背部,治療脊柱關節輕微移位等癥。
膊壓法
常用于腰臀部肌肉較豐厚的部位。治療腰臀部肌肉僵硬、酸痛、板滯、運動障礙等。
肘壓法
常用于腰背部、大腿后側等部位。治療頑固性腰腿痛肌肉僵痛、脊柱強直等癥。
操作時患者取俯臥位,胸前墊軟枕,按壓力量要穩而緩,不可突發暴力,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和后果,如骨折等。
5、拿法
捏而提起謂之拿。拿法就是用大拇指和示、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對用力,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進行節律性地提捏。
操作時,用力要由輕而重,不可突然用力。動作要和緩而有連貫性。本法適用于四肢及頸項部穴位。
6、掐法
掐法指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將力量灌注于拇指端。掐前要取準穴位,為了避免刺破皮膚,可在重掐部位上覆蓋一層薄布,掐后可輕揉局部以緩解疼痛。
掐法刺激較強,多用于急癥、重癥。
7、捏法
捏法指用大拇指與示、中指或拇指與其余四指夾住肢體的某一部位,相對用力擠壓。在做相對用力擠壓動作時,要有節律性,力量要均勻、逐漸加大。
本法常與拿法結合使用,稱為拿捏法。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8、滾法
滾法是由腕關節的伸屈運動和前臂的旋轉運動復合而成。以手背尺側(第3、4、5掌指關節背側、第3掌骨與手尺側緣圍成的三角形區域)附著在一定部位,以肘部為支點,前臂做主動擺動,帶動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轉的復合運動。
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緊貼體表,不能拖動、輾動或跳動。壓力、頻率、擺動幅度要均勻,動作要協調而有節律。操作時要注意肩、臂盡可能放松,肘關節微屈約120°。
滾法壓力大,接觸面也較大,適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較豐厚的部位。對風濕酸痛、麻木不仁、肢體癱瘓、運動功能障礙等疾患常用本法治療。
具有舒筋活血、滑利關節、緩解肌肉韌帶痙攣、增強肌肉韌帶活動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及消除肌肉疲勞等作用。
結語:通過上文的詳細介紹,大家對穴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如果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就可以按摩相應的穴位試試哦,穴位按摩是很安全的方法,而且操作簡單,在家就可以自己嘗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