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三:自己也能做
為了方便衛生,許多人會選擇在家做足療,或者用足浴盆按摩。
足療只有通過一定的力道才會有效果,而且按摩的地方不準確也是不會有效果的,所以說還是需要專業的人來做。
若想在家足療養生,不如簡單買個木桶,睡前泡泡腳。可以選擇面積大、高且深的木桶,這樣泡腳的時候能使小腿完全浸泡在水中,較為舒適。
如果每天堅持泡腳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還能消除疲勞、改善睡眠,此外,還有養生美容、養腦護腦、活血通絡等一系列保健作用。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陽臺的地上鋪一些鵝卵石,經常光腳在上面走走,也可以起到類似足療的作用。
有很多人喜歡用市面上買的足浴盆來做足療,但是足浴盆的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足浴盆有時也會和中亞發生反應。
足部按摩好處多
腳被譽為人體“第二心臟”的理由是根據生物全息理論來確定的,足底是很多內臟器官的反射區,按照“生物全息論”的觀點,腳穴同耳穴、第二掌骨側一樣,成為人體的縮影,完整地聯系著全身臟腑器官。
腳為何能反應臟腑器官的病變
古有“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之說,人之足猶如樹之根,樹之繁茂首在根深,足部健康關系到全身健康。腳是人體之根,是人體元氣凝聚之點。
連接人體臟腑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于腳,有60多個穴位匯集在腳上,因此腳被國外醫學家稱為人體“第二心臟”。
足反射學原理是以生物全息反射學和中醫經絡學為主的邊緣科學。而這一反射的過程,需要人體經絡的配合才能完成。
經絡循行線與人體各部位穴位連結在一起。腳上有很多穴位,如果臟腑有病,在大腦皮質內已形成一個病理興奮灶時,由足部反射區傳來的觸壓和痛覺沖動也會形成另一個興奮灶而表現在腳部,從而確定臟腑的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