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髕膝
站立后,雙膝關節彎曲并攏略向下呈蹲狀,雙手的五指分別扶于雙膝蓋上,先從左向始按順時針方向轉動2-4個節拍,每拍4圈,再從右向始,按同樣方向轉動2-4個節拍,每拍4圈,繼之雙膝關節彎曲,雙手在雙膝關節的髕骨上,作向前彎曲、向后伸直雙膝關節的運動2-4個節拍,每拍4次( 可根據各自的體能適量掌握,活動幅度可大可小)。
功能:通經絡、活關節、改善供血,預防或減輕骨質增生,久之可強筋,少疼痛,增強機體應激能力,延緩衰老。
第三組 伸展操
第一節 肩臂
站立姿,雙上肢自然彎曲并抬起呈前展型,再向后劃甩 動肩膀2-4個節拍,每拍4次,以同樣方法抬雙臂呈后展型向前劃,甩動肩膀2-4個節拍,每拍4次,繼之預備式雙肩臂自然下垂,再聳立雙肩,甩上肢,雙手五指伸展掌心向對,反復2-4節拍,每拍4次。
第二節 腰背
預備式正站立姿開始向左跨一步轉體面向左前方,雙膝呈弓步,左膝彎曲右腿蹬直,雙手臂自然抬起向上并吸氣、仰身。繼之雙手臂向下并呼氣,雙上肢從前上至后下一周為一拍,做2-4個節拍;而后左上肢水平抬起,五指并攏直立向上,掌心向外,右上肢如上法從前上至后下一周為1拍,做2-4個節拍。以同樣之法,右跨一步,面向左前方轉體如上法做2-4個節拍,每拍4周(所劃圓圈大小和后仰身程度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度為宜 )。
第三節 馬步
站立姿兩足間距與肩同寬,雙手握拳于兩腰肋間,雙膝向前彎曲下蹲呈馬步,左右手兩拳交替正前方沖擊2-4個節拍,每拍沖擊4次。前沖時握拳拳心向下,收回兩肋間時拳心向上(根據實際情況力度可大可小)。 功能:舒筋、活絡、升清降濁、防治肩周炎,增強肺功能,強身健體利關節。
第四組 按壓操
第一節 頭項
1、百合穴按壓 (頭痛、耳鳴、高血壓、失眠、中風、眩暈等癥),取穴:雙耳尖聯線與眉間正中至前后發際聯系交叉點為百合。左、右手食指交替按壓百合穴2-4個節拍,每拍4下。
2、鳳池穴按壓(耳鳴、頭頸痛、目赤腫、鼻衄等)取穴:項后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兩側同。左手拇指按壓穴位,余四指在左頭頂,右手拇指亦按壓穴位,余四指在右頭頂,雙手大拇指均勻用力在鳳池穴位按壓2-4個節拍,每拍4下,(選穴準確按壓用力勻衡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