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痛經
治療痛經好的方法主要有食療法、藥療法、按摩法、茶療法四種:
1、治療痛經的食療:
烏雞湯:雄烏骨雞500克,切塊,與3克陳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適量蔥、醋同煮燉爛。吃肉,喝湯,每日2次。
益母膏:經前后腹痛,均可用益母草2斤煎成膏,于行經前3天起每次吃1匙,每日兩次,早晚空腹吃。
玉簪花:無論何種痛經,可用玉簪花20克,紅糖25克,煮雞蛋3枚吃,每日一次。
牡丹花根:月經不調又有痛經者,可用紅牡丹花根煮甜酒糟吃,每日一次。
鱉魚:常食鱉魚治痛經,對散瘀塊有效。中醫介紹痛經淤血的用鱉藥方很多,但進服時,須按病情配合其它藥品,所以需由醫生診斷處方,才能適合病情,收到功效。
2、治療痛經的藥療:服用維生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經前緊張癥有顯著療效的B族維生素,而B族維生素中又以B6為重要。此種維生素能夠穩定情緒,幫助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并能減輕腹部疼痛,痛經女性不妨多吃一些。
3、治療痛經的按摩:
月經前3天,用胡椒粉3克,醋調為糊狀,等分為2。取膠布2塊,將胡椒粉糊置于膠布中,貼雙側涌泉穴,按摩10分鐘。
經前3天內每晚用雙手重疊,掌心向下壓于小腹正中,作逆時針旋轉揉摩10分鐘,同時從小腹至臍部反推30—50次。
臨睡前將雙手心反壓于雙側腎俞穴位上,立即會感到暖烘烘的,然后仰臥10余分鐘,雙手輕輕顫抖、揉按,達溫腎調經止痛之功效。
4、治療痛經的茶療:
由香附10克、烏藥10克,延胡索10克、肉桂3克組成。凡因外受寒濕、氣血不足或情志不暢等因素,引起月經前或行經時小腹隱痛、時感脹滿,或時感小腹陰冷,待熱則舒者,可取上藥研碎成末,以沸水沖泡代茶,每日2劑,連服3—5天。本茶方溫經、理氣、止痛作用較強。
結語:有痛經病癥的女人除了以上的這些辦法外,在生活平時也可以多做些運動,能預防痛經發生。痛經期間注意一定要忌口,不要吃生冷的東西,而如果痛經嚴重則要去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