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你知道元宵節該如何養生嗎?哪些方法能夠幫助你在元宵節強身健體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下元宵節的養生方法,還在等什么,趕緊跟著小編去下文學習一下吧!
元宵節,哪些活動能夠強身健體?怎么吃元宵有利于消化吸收呢
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與農歷的春節前后相差不過幾天,而正月十五肯定是在立春以后了。經過了冬藏的生物要在春天生長迸發,所謂“紅杏枝頭春意鬧”。慶祝上元節的重頭戲就是鬧元宵,包括耍雜技、耍社火、踩高蹺、舞獅、舞龍、扭秧歌等。相對于這些娛樂活動,流行于北方的正月十六“走百病”則更具養生保健特色。這一天晚間,婦女們會成群結隊地出游,她們還要過橋,據說過橋者可保一年無腰腿疼痛之患。
“走百病”是通過游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此活動初僅限于婦女,舊時婦女多操持家務,養兒育女,因此身體勞累,體質較弱,容易生病,而“走百病”以祛除病邪為主要目的,四處游走,天長日久,形成傳統習俗。經過歷代充實與發展,成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現在的人們大都營養豐富甚至于過剩,過元宵節建議您少吃幾個元宵,意思到了就行了,吃完了喝碗元宵湯溜溜縫兒,原湯化原食。要是能用醪糟煮元宵,那就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了。
過元宵節就得吃元宵,這和過中秋節吃月餅一樣,寓意團團圓圓和圓圓滿滿。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南方的則甜、咸、葷、素皆有。元宵的外皮以糯米粉為食材。糯米含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腸胃功能不佳的人、老年人、小孩子,在食用的時候要特別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礙。另外,吃元宵要當心“燙口”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潰瘍病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好不要吃太甜的食物,以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對潰瘍面的刺激。《傷寒論》特別囑咐說,當人大病初愈,或者病剛剛好的時候,應該“忌生冷黏滑”,所以病人不宜多吃元宵。
元宵節,乍暖還寒,人們仍需保暖。元宵節吃湯圓,除了寓意喜慶合家團團圓圓,還有御寒、補脾胃、益肺氣之養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