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 際,上重下輕,腳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氣貼于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 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松腰
腰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 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虛實
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后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沉肩墜肘
沉肩者,肩松開下垂也。若不能松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于外家之斷勁矣。
用意不用力
太極拳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練太極拳全身松開,不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滯于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后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
上下相隨
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 隨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幣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內外相合
太極拳所練在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 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形與神合一,即內外合為一氣, 則渾然無間矣。
相連不斷
外家拳術,其勁乃后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線有斷,舊力巳盡,新力未生,此時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終,綿綿 不斷,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原論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日 “運勁如抽絲”,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動中求靜
外家拳術,以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后,無不喘氣者。太極拳以靜御動,外動內靜,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使則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憤張之弊。學者細心休會,庶可得其意焉。
結語:看完了楊式太極拳的掌形,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太極拳對于掌法都有要求,大家要留意掌形,這樣才能更好的打好太極拳,希望每一個練習楊式太極拳的朋友,都能打好楊式太極拳,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