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療指南 中醫經絡學說
經絡學說是中醫的主要理論根據,是祖國傳統醫學的重要內容,五千年前中國黃帝內經就記載足部按摩能使人健康的文獻《觀趾篇》。
當代科學已經證明人體經絡是存在的,它的結構是經絡線,角質層較薄,所以低阻抗;經絡循行線非常敏感,周圍有非常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束;經絡循行線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而且特別密集,代謝血流旺盛,所以是高紅外線輻射;經絡周圍的肥大細胞成鎖鏈狀密集排列,所以是高冷光的;經絡全程是一條非常細的結締組織束狀態的“通道”,此通道具有高振動音的特性。
經絡是一個“通道”,通道受阻人就會感到不舒服。經絡循行線是由人體各部位的穴點連接起來的,我們的雙足上有很多穴位,當我們按摩足部反射區時,就會刺激這些穴位,它同血液循環和反射原理一樣,沿經絡循行線進行傳導。
這種傳導方式就像“多米諾骨牌”,從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中醫認為“痛則不通,不通則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按摩足部反射區可以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經絡具有聯系臟腑和肢體的作用。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筋骨皮肉等組織器官主要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使機體協調統一。
經絡具有運行氣血、濡養周身、抗御外邪、保衛機體的作用。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溝通于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人體十二經脈中有六條經脈到達足部即足三陰經 ( 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 、足三陽經 ( 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 ) 。
通過足部刮痧按摩治療,可以疏通經絡,解除病痛,調節和恢復人體臟腑功能,使失調、病變的臟腑功能得以重新修復和調整,進而達到康復。
結語:想要通過足療來進行養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學學一些系統的理論知識哦,這樣也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掌握足療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