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老是一種智慧
人到老年,精力一天天衰退,身體一天天老化,誰都無法避免。
《老老恒言》云:“年高則齒落目昏,耳重聽,步蹇澀,亦理所必致,乃或因是怨嗟,徒生煩惱。須知人生特不易到此地位耳!到此地位,方且自幸不暇,何怨嗟之有?”就是說,人到老年,牙齒脫落、兩眼昏花、耳朵聽不清,又舉步艱難,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有些老人就會產生怨恨的情緒,其實這不過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因為人必然老去,這是自然規律。人要面對和接受逐漸衰老的事實,不能因此成為心理負擔。應該明白,人活到這個年紀已經不容易了,應該覺得慶幸,還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
老年人的肝血逐漸衰弱,因而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邊的人不能及時對他們的要求作出相應的反應,他們就會更加急躁。但急躁是無濟于事的,應該學會忍耐,處理任何事情應懂得順其自然,這樣氣血就不會妄動,神色也就平和,從而既養身又養心。
人必須面對現實,正視自然規律。進入老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觀念,要知道如何去適應,如何去保持永遠年輕的心態與活力,進而求得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