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研究還表明,在短短的20年間,中國人的膳食纖維攝入量由原來的每日33.3g降至現在的不足12g,相應的慢性病也爆發性的增長。這些研究結果也表明了膳食纖維所具有的自動調節并排泄“負營養”的特殊功能。
“負營養”可以稱為由于飲食不均衡而引起的蛋白質、脂肪在人體內的營養過剩,或由于工業污染而引入的有毒有害物質,滯留在體內通過代謝生成的脂肪、膽固醇、乳糜脂蛋白、重金屬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多種毒廢物質。“負營養”積存,健康將嚴重受損。
科學研究發現這些“負營養”如不及時排除,毒廢物質在體內長期積累,極易導致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癥、引發血栓、糖尿病、甚至腫瘤等疾病。研究發現當血液膽固醇水平從170毫克/分升下降到90毫克/分升的時候,人體腫瘤的發病率將明顯下降。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顯示,有60-80%的腫瘤發生是由毒素引起的。因此,膽固醇、重金屬等“負營養”在人體積累而得不到及時排除,后果將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