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膽經多從上往下敲,用補法。但在大腿部肌肉發達,補法也是得用力,主要是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等穴位要用一定的力度敲擊。過了膝蓋,從陽陵泉開始往下要手法略輕。
5、膀胱經的俞穴,如肝俞、胃俞等穴位,俞為通道,而人的后背易受寒堵塞,需要一定的力度按揉,打通通道。
5、中醫其他一些手法也基本適用順逆和補瀉關系的,比如采用揪和拍,肯定是虛癥。如咳嗽,在咽喉部揪痧,心血管疾病在心包經拍痧。刮的手法也是適用順逆和補瀉關系的。
7、要靈活運用中醫的五行理論。主要是正確判斷經絡之間的表里關系和相生相克關系,確定補瀉治療手法,如調理腎經,一般來說腎經出現問題都是虛癥,腎經要補。肺運腎水,肺經要補,脾經和腎經隔一位,要瀉。
8、一些深入肌膚的穴位,即使補法也要用力按。如足三里,風池,昆侖。
所以,總的調理思路應該是:疏通腎經,補肺經,瀉肝經和脾經。
流注于經脈的氣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為十二時辰,一個時辰分配一經,除了在對應的時辰敲對應的經絡,晚上的時辰換在白天相對應的時辰來敲,還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來保養經絡。按照這個時間表保養經絡,事半功倍。
經絡按摩時間選擇
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來后,或上午的時候,先在手臂外側的肺經、大腸經上找痛點,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經、脾經找痛點,依次慢慢的搓揉。
頸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時候,先在手臂內側的心經、小腸經上找痛點,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頸、腰處進行按摩疏通。
肝臟不好的人,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間的心包經、三焦經上找痛點,進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側的膽經和腿內側的肝經上尋找疼痛、不通的地方進行按摩。
身體好、氣血足的人,在疏通經絡時手法可以稍重寫,對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而身體弱、氣血虧的人,在梳理經絡時就不用太著急,按摩的力度要輕一些,選的穴位與通點也要少一點,好選擇每一組經絡的前兩條經絡(手臂上的經絡)進行按摩,排在后的經絡(神經、肝經、脾經)都盡量少去碰它們。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有關經絡養生的知識,看完本文你是不是了解一些了啊。經絡通,身體才好,但是我們在經絡按摩的時候也是要注意一些的,比如腎經任何時候只能補,不能瀉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