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生用與炮制有哪些區別
中藥炮制指的是通過凈制、切制、炮炙處理,制成一定規格的飲片,以適應醫療要求及調配、制劑的需要,保證用藥安全和有效。炮制的方法有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加工中草藥。
中藥的炮制約有兩千年的歷史,而中藥生用與制熟用在效能上是有區別的,在處方選藥上,要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用,下面就舉例說明中藥炮制和生用的具體區別。
中藥的炮制約有兩千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在方法上也不斷改進,積累了豐富的炮制與使用經驗。中藥的炮制雖然巳由專門技術人員進行加工,但是臨床醫生也必須掌握炮制對藥效的影響,以便于處方時選擇應用。
例如:生婪發散風寒,和中止嘔,干姜則暖脾胃,回陽救逆,炮姜則沮經止血,祛肚臍小腹部寒邪,煨姜則主要用于和中止嘔,比生姜而不散,比干姜而不燥。再如:當歸用酒洗后適用于行血活血,炒炭后則適用于止血。
還有石膏生用則清熱瀉火,熟用則斂瘡止癢,地黃生用甘寒涼血,養陰清熱;熟用則甘溫補腎,滋陰填精,苡米生用偏于利濕,炒用則偏于健脾。
大黃生用瀉力大,適于急下存陰,蒸熟則瀉力緩,適于年老,體衰須用大黃者,大黃炭則瀉力很小,但卻能止大便下血。
荊芥生用為散風解表藥,炒炭則成為治產后血暈及子宮出血的有效藥物。牡蠣生用,平肝潛陽、軟堅散結,消瘰疬,煅用則斂汗、澀精、止白帶等等。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中藥炮制的內容,現在你知道中藥炮制的意義以及目的是什么了吧,同時,不同中藥炮制的不同,功效也是不一樣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