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是否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證是內科疾病中常見的疾病。百病由內而生,脾氣虛日久,脾陽就會有所損傷,脾陽虛衰,運化減弱,故癥狀顯現。脾腎陽虛常見于虛勞、泄瀉、 痢疾、水腫、鼓脹、腎風,以及西醫的慢性腸胃炎、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1、嘴里發咸
無緣無故地感覺口咸:脾腎陽虛的人,除了口咸外,往往還伴有全身倦怠、氣短乏力、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腿軟無力、夜間尿頻等癥狀,如果看一下舌頭,還會發現舌質淡胖、舌邊有齒印。
2、無故地出現恐懼的感覺
這里說的“恐”與平時說的驚是有區別的。驚是事先自己不知道,事出突然而受到驚嚇。恐就是俗稱的膽怯,自己事先是知道的,就是害怕。由脾腎陽虛導致的善恐,一般會同時伴有頭腦發空、健忘、腰膝酸軟等癥狀。
3、畏寒、怕冷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充足,能夠抵御寒冷,維持正常體溫,不會產生怕冷的感覺;如果人體陽氣虛弱,不能溫煦機體,就會產生寒冷的感覺。
人體陽氣遍布全身,無處不在,每個臟腑都有陽氣,從本質上說,腎是陽氣產生的根源。腎是先天之本,內藏真陰真陽,也叫腎陰、腎陽,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治療所有類型的畏寒都要涉及溫補腎陽。腎陽虛引起的畏寒,常常伴有精神不振、腰膝酸軟冷痛、面色黧黑、小便清長頻數等癥狀。另外,男子會有陽痿、早泄、滑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