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腳掌密布許多血管,故科學家把腳掌稱為人的“第二心臟”,腳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起點。
按摩這個穴位,有滋陰補腎、頤養五臟六腑的作用。經常按摩腳心,能活躍腎經內氣,強壯身體,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長壽。老年人常按摩腳心,還能防止腿腳麻木,行動無力,腳心涼冷等現象。
按摩腳心時,還要多動腳趾。祖國醫學認為,大腳趾是肝、肺兩經的通路。多活動大腳趾,可舒肝健脾,增進食欲,對肝脾腫大也有輔助療效。第四趾屬膽經,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腳心、腳趾,對神經衰弱、頑固性膝踝關節麻木痙攣、腎虛、腰酸腿軟、精神性陽痿、失眠、慢性支氣管炎、周期性偏頭痛及腎功能紊亂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或輔助治療作用。
按摩手法要正確,否則達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熱水洗腳后坐在床邊,將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腳心歪向內側,按摩左腳心時用右手,按摩右腳心時用左手,轉圈按摩,直到局部發紅發熱為止。
針灸手法
毫針刺法
有持針法,進針法,行針法,補瀉法,留針法,出針法。
毫針的構造、檢查和規格。
針尖: 松針狀 鉤 鈍。
針身: 光滑挺直 彈性 銹蝕 彎曲。
針根: 牢固 銹蝕 松動。
針柄: 圈柄、花柄(盤龍針)平柄、管柄。
針尾: 角度 艾灸。
持針手法
持針的姿勢、狀如執持毛筆,故稱為執毛筆式持法。根據用指的多少,一般又分為二指持針法、三指持針法、四指持針法、五指持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