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元氣”這個說法,很多人可能對此不是很清楚。其實在中醫中,元氣好比是我們生命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了,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才可能延年益壽。那么,大家知不知道要怎么養元氣呢?在中醫養生中又有什么養元氣的好竅門呢?如果您也對此話題感興趣的話,不妨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時代在進步,科技也在進補,但是仍是無法讓人們免于病痛之苦。中醫中認為,疾病的發生多數與人的“元氣不足”與“邪氣入侵”有關。各人的體質不一樣,但是都難免不會受到疾病之痛,因此做好預防疾病工作很重要,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生。
疾病發生則是關系到“正氣不足”與“邪氣入侵”兩方面因素,因此欲做到未病先防,就得培養元氣,提升抗病力,以及消滅病邪防止疾病侵害。培養元氣的可以增強體能,提高抗病力,以保持健康,所以提出培養元氣的基本方法供參考。
一、適應自然規律
要有“養陽在春夏、養陰在秋冬”觀念,以保有機體內環境的協調。
二、加強精神的調養
心情保持愉悅,就可以氣血順暢,氣血順暢調和,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三、注意飲食起居
強調進食要節制、起居應規律、勞逸須適度,以保持精神充沛,身體健康。
四、加強身體鍛練
可學習太極拳、氣功、武術等,或多做戶外活動與適度運動、使氣血流暢、筋骨勁強、肌肉健壯、體質增強。
五、房事有節
使腎臟的精氣,常充盈,以延緩衰老。
六、藥物預防
一定要做好預防接種工作,通過藥物調補來改善體質以及增強我們的體質以及免疫力、抵抗力。
此外,藥物外涂、熏洗、內服、燒熏環境等方法,以殺死病原體,注意飲食、水源、環境衛生,防止腸胃道、呼吸道等疾病發生;避免與傳染病患接觸;防范各種意外傷害發生,若已發生則盡速治療,避免出現其他病變等,防止“邪氣”侵害的基本方法。
調適身心養元氣
冬季干燥,不僅需要補水,補氣也很重要。白領人士因為工作壓力大,氣血損耗較大,需要特別注重“補氣”。
冬季氣溫低,中醫認為偏陰,所以需要一些必要的營養,來補充調理體質。冬進補是一個多角度的概念,而且,秋冬進補也不是盲目地跟風進補,而是根據個人不同的身體素質,有計劃地進補。日常飲食中,一些其貌不揚的平常食物對于白領補氣具有很好作用,比如土豆、山藥、紅薯、香菇、牛肉、泥鰍、兔肉、糯米、韭菜等,這些食物都是性平味甘之物,可以適量多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