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時疼
飯后3—4小時,空腹或感到饑餓時疼,吃點東西,疼痛就可減輕或消失,一般為十二指腸潰瘍。有的病人也會出現夜間疼痛。
肺臟疾病
肺葉又被稱為“嬌臟”,因為它非常嬌嫩,稍有刺激就會咳嗽不止。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王京嵐教授說,其實咳嗽就是肺臟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不同的咳嗽癥狀提示著不同的肺病,尤其是不明原因、長時間的咳嗽,更要引起重視。
干咳
無痰或痰量很少,一般是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一部分肺癌患者也會出現此癥狀。
急性驟然發生的咳嗽
多見于支氣管內異物。
長期慢性咳嗽
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如果咳痰帶血,就要警惕肺癌;咳痰呈黃色,多是肺部或支氣管出現感染。
午后低熱
可能是肺結核。它的特點是午后發熱,下午或晚上退盡,如潮水般有漲有落,同時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
腎臟疾病
一提到腎病,很多人就會想到腎衰竭。其實,糖尿病、高血壓、某些藥物,都會損害你的腎。有調查顯示,近20%的腎病患者由于缺乏防治知識,首次就診時病情就已到了中晚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腎內科主任盧方平教授指出,腎臟的求救信號有以下幾種。
尿量突然增多
生活習慣沒改變,但尿量突然增多或減少,或者以前夜尿不多,現在夜間尿頻且量多,超過白天尿量,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
尿液變色
尿液的顏色是腎臟的“晴雨表”。當它呈濃茶色、洗肉水樣、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時,都要警惕腎臟問題。
尿液有泡沫
尤其是細小不易消失的泡沫,說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較多。
臉部、下肢水腫
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臉部、下肢水腫,活動20分鐘后還不消失。勞累后,這種水腫也會加重。
口中有氨味
伴有疲乏無力、食欲減退、貧血,往往是腎病中晚期的表現。但據臨床統計,大家熟知的腰疼其實85%以上都不是由腎病引起。
中醫教你六招調節五臟
中醫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傳統醫學,中醫學中的經絡養生法,是中醫養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它主要是通過按摩手法的調節來疏通人體各大經絡。經常練習這些經絡養生動作,不僅可以緩解咱們的疲勞,還對咱們的臟器保健有好處,下面就來看看中醫是如何通過按摩來調節咱們的五臟六腑的吧!
一搓
選擇舒適的姿勢坐好,坐好后將兩腳分開至與肩同寬。放松身體的同時將兩手掌對搓生熱。手掌熱了之后將其放到腰眼穴(第四腰椎脊突左右各3.5寸)用力揉搓。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調整呼吸,盡可能呼吸得深一些,以助增強腎的功能。
揉搓的范圍盡可能大一點,這不僅對腰有好處,對尾骨部位也能起到按摩的功效。稍停約3次-5次呼吸后,兩手掌順腰椎兩旁,上下用力搓動,向下至長強穴(尾骨尖與肛門之間),向下搓于兩臂后屈盡處,連續36次。
二捏
揉搓之后,腰及其周圍的經絡得到了疏通,因此會有發熱的感覺。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要再接再厲,對命門穴(與肚臍眼平行,第二腰椎棘突下)以下,捏至尾椎處。夾捏的過程中,要集中精神,捏一下松一下,反復夾捏3~4次即可。
三摩
經過夾捏之后,命門穴至尾椎處的肌肉會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為此我們下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對其進行放松。動作比較簡單,先將兩手輕握拳,拳眼向上,以掌指關節突出部分在兩側腰眼穴處做旋轉揉摩。先以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再以逆時針方向旋摩18圈。兩側可同時進行,也可先左后右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