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
咸苦,平,有毒。
①《本經》:"味咸,平。"
②《別錄》:"苦,微寒,有毒。"
歸經
入肝、膀胱經。
①《綱目》:"肝經血分。"
②《要藥分劑》:"入肝、膀胱二經。"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通經。治蓄血,癥瘕,積聚,婦女經閉,干血成癆,跌撲損傷,目亦痛,云翳。
①《本經》:"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
②《別錄》:"墮胎。"
③《本草拾遺》:"人患赤白游疹及癰腫毒腫,取十余枚令啖病處,取皮皺肉白,無不差也。"
④《本草衍義》:"治傷折。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0.5~4錢。外用:置病處吮吸;或浸取液滴。
注意
體弱血虛,無瘀血停聚及孕婦忌服。
①《日華于本草》:"畏石灰。"
②《本草衍義》:"畏鹽。"
③《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